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网建设财经正文

能源互联、智能变革时代 把握五条投资主线

2015-06-15 10:39来源:中国证券网作者:曾朵红 沈成关键词:储能能源互联网国企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公布,制造强国已成为国家战略,智能制造迎来黄金的十年,将持续是成长投资的主线。德国2013年开始推出工业4.0战略,美国去年开始积极推工业互联网,中国政府去年开始重视工业4.0,今年来逐步形成了适合中国特色的制造强国战略,2015年5月18日,国务院批准正式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提出未来三十年逐步迈入世界制造强国之林,智能制造开始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国务院领导领衔担任智能制造小组组长,进一步牵头细化各地实施配套进展,明确提出了智能制造示范目标、强调工业创新、工业强基,提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目标,高端装备领域的国产替代将显着加快。考虑到中国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机器人国产化开始到了临界点,去年工业机器人5.6万台,已成为全球第一大,中国制造在全球闻名,智能制造后续爆发力将是最强的;同时中国互联网与各个行业融合领先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也将有广阔的空间,因此,中国智能制造将迎来黄金的十年,将是成长投资的重要主线。同时从周期的角度,下半年经济企稳值得期待,工控产品需求也将有所回升。我们认为,致力于提升中国自动化水平、装备能力极强、研发能力强的核心零部件企业都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2015年新能源战略地位持续提升,风光核再迎历史性发展机遇:中国能源革命2015年加速启动,新能源战略地位持续提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2015年以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新能源具备逆经济周期属性,亦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新能源政策与项目投资规模有望继续加码。光伏方面,2015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中确定了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17.80GW的目标,2015年国内将迎来装机大年。风电方面,上网电价调整方案优于征求意见稿,抢装有望促进2015年装机规模达到25GW。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可能计划将“十三五”风电最低装机目标由200GW上调至250GW,“十二五”第五批风电项目核准计划34GW创历史新高,结合即将启动的海上风电,中长期需求增长空间打开。核电方面,2015年3月,国内核电重启终于兑现,国内核电2016年开始迎来开工与核准高峰,万亿市场即将打开;随着中国核电技术的成熟和走出去战略实施,核电将成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名片,打造核电出海新蓝图。

2015年能源互联网风起云涌

中期千亿市场有待掘金:能源互联网是在现有电网基础上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合了大量的新型发电用电环节,实现能量和信息的双向流动。能源互联网包含能源平台、大数据、软硬件技术、基础资产等核心要素。2015年两大官方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均不同程度的涉及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方向或核心要素,表明能源互联网已进入官方视野。2015年4月中下旬至今,国家能源局数次与业内相关企业召开了国家能源互联网发展座谈会。据媒体报道,2015年6月,国家能源局已正式确定((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大纲》和12个支撑课题,并将稳步推进我国能源互联网的建设与发展:第一,进行统筹规划与顶层设计,结合我国国情以及能源分布特点,明确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思路以及整体结构框架;第二,集中研究能源互联网中关键技术问题,提高我国支撑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相关技术创新能力;第三,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与标准;第四,综合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我们的测算,能源互联网中期市场规模超过5000亿元;随着能源市场化、民主化的进一步推进,能源互联网远期市场规模超过10000亿元。特斯拉进军储能行业示范效应明显,国内储能政策火热升温兼得能源互联网强力助推:2015年5月,特斯拉进军储能行业,打造能源互联网闭环模式引爆储能行业。2013年起,德国和美国相继出台支持储能发展的政策,日韩亦有相应的鼓励政策。国内方面,国务院办公厅2014年11月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首次将储能列入9个重点创新领域之一;2015年,储能也开始进入官方文件视野。

储能产业即将升温

国内储能“十三五”规划编写进行中,2015年政策出台预期火热升温。截止2014年底,全球储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840.3MW,同比增长14%,2015年全球储能市场将加速爆发;预计2017年储能新增装机有望首次达到GW级,市场规模约50亿元:到2020年,全球储能新增装机有望接近7GW,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00亿元:2015-2020年,累计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0亿元。国内新能源产业对于储能的发展也愈加迫切,储能产业的组织或机构正在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试水储能产业,储能产业的爆发拐点临近。

原标题:齐鲁证券:能源互联、智能变革时代,把握五条投资主线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国企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