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风险篇˙国企国际化是一种必然
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出海”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有些代价也是十分惨痛的,有些失利本来是可以避免的,有些高管走向腐败也是令人惋惜的。以上所列举的境外国资流失的“五宗最”,也许未来仍会有类似情况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等到事情发生之后再被动应对,相反,我们可以用更积极的方式来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首先,我们需要对境外风险的成因有更加清楚的认识。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庞明川认为,近年来国企尤其是央企的境外资产在总体上运行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体制因素以及企业自身的原因等,严重影响境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乃至资金安全。
首先,从政府层面上看,(1)多头管理、缺乏完善的境外投资管理体系。(2)对外投资服务功能不完善。(3)境外投资风险防范体系缺失,致使部分国有资产流失。其次,从企业层面上看:(1)部分国企缺乏长期的境外投资战略。(2)缺乏可持续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无法支撑并购后的企业国际化管理。(3)缺乏优秀的国际化管理团队,并购后的整合(PMI)能力欠缺。(4)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横向沟通与合作,甚至相互拆台。再次,从外部环境上看:(1)金融危机之后虽然给国企的海外并购带来了新一轮的机遇,但也给这些在海外的企业带来大量的不良资产和投资损失。(2)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包括政治商业周期、重大自然灾害等,也会给国企的境外资产带来安全隐患和投资损失。
国有企业走出海外将面临诸多风险,这些风险的成因复杂,也包含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当前有一些声音认为,既然目前无法做到对这些风险的有效防范,既然存在着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例,就说明当下国企尤其是央企的海外战略是存在问题的。与其冒着国有资产流失的风险走出国门,不如老老实实呆在国内,或者与更具风险意识的民营企业“混合”后才走出国门。
这一观点从表面上看似乎无可辨驳之处,但仔细品一品又觉得有些问题。确实,通过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可以推动国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等也能够明确分工、互相制衡,在防范国有资产流失方面有积极作用。但如果把国企规避海外风险的解决方案完全依托于混合所有制,似乎也有所不妥。
实际上,近几年国有企业“出海”基本保持相对稳定,而民营企业在海外的并购则呈现下滑趋势。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要承担实现国家海外战略及其它的社会责任,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根据经营收益来选择是否“出海”,因此会或主动或被动地面临着更多来自海外的风险。
比如,虽然我们知道某一邻国是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我们一些国有企业依然会选择参与到国家已经承诺援建或达成合作共识的项目,甘冒风险为两国睦邻友好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例如,位于全球著名的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我们的邻国尼泊尔。
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截至2013年末,中国对尼直接投资的存量达到7531万美元。中尼两国已经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以促进双边经贸发展。尼泊尔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中资企业和个人在尼泊尔的投资项目数量已经超过印度,成为尼泊尔最大外资来源国。投资主要集中在水电、基建等领域,参与其中的绝大部分是国企,比较有代表性比如中国电建、三峡集团和上海建工集团等。
相对于民营企业的机动灵活,可以对海外风险做到望“风”而行、伺“机”而动,国有企业为响应国家战略而越来越多地走向海外,更像是一种必然。因为,在海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500强企业进行竞争,在竞争中逐渐加速国有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有效路径。
而相对与我们自身面临的海外风险,如今更值得我们警惕的是,为什么一百七十多年前,西方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国门而大量消耗枪炮弹药,如今却比我们自己还关心中国国有企业走出海外的风险,希望我们不出去才好?其中的缘由,相信不辩自明。
机遇与风险是并存的,过于强调某一方都有失偏颇。实际上,既然选择了出海,哪会没有风浪。中国古代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又有哪一个不是九死一生。与其被潜在的风险吓爬下,不如提前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在风险控制上早作打算。
在国有企业走出海外的风险控制上,庞明川认为,主要是需要完善并购模式,规避投资风险,确保国企境外投资持续快速发展。第一,拓展海外并购模式,增加并购成功几率。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海外并购中,战略性海外并购成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新趋势。在投资方式上则明显呈现出向非控股或少控股股权投资转变的趋势,比如持有少数股份、建立合资企业和联盟等。这无疑是一个上佳的策略——从中既可以积累和开展更为复杂的交易所需的经验,又可以融入当地的环境。第二,充分运用国际规则,灵活应对并购风险。从我国近期部分“走出去”企业屡屡受挫来看,目前跨境并购中的风险主要是政治风险,主要是来自两个层面:一是并购资产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风险,二是投资所在地的居民和环境风险。
对于如何规避和减少政治风险,主要方式包括:(1)通过非官方的互惠互利项目规避所在地的政治风险,比如兴建学校、医院等;(2)及早和发生并购交易的所在国的审批机构沟通,以避免国家层面的政治风险;(3)选择灵活的并购方式,特别是国有企业在海外并购时不宜大张旗鼓,而应在保持低调的同时,通过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进行收购,或者在国内通过企业重组等方式“走出去”等,可能更有利于实现海外并购的目标;(4)央企还应精通国际商务运作规则和所在国的相关法律,通过限制性条款维护自身在海外并购中的权益。
当然,要实现海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仅仅靠风险防控也是不够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审计和监管机制,形成一整套系统化、常态化的解决办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年来,中国中车(以下简称中车)风电装备产业蓬勃发展,营业收入由2010年的53亿元上升至2015年的13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2%以上。其实,中车不仅仅是世界高铁的巨无霸,也是风电行业的老司机,其中风电叶片、风电塔筒位居国内前三,风电减振占据国内80%以上的市场份额,核心部件风力发电机更是行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澄清公告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承担个别及连带责任。近日,有媒体发表题为《中国中车计划5年内实现海外订单翻番》的报道。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对报道中涉及的事项进行了核查
随着世界排名前两位的轨道交通装备的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的尘埃落定,中国中车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也意味着,国企合并已经站在新一轮整合重组的风口,并在中国A股市场上愈演愈烈。近日,国家能源局调研神华集团、中煤集团等煤炭重点企业,并有消息称将成立煤炭行业整合基金,因此,市场解读为
作为央企改革的样板项目,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的合并终于尘埃落定,在6月1日完成董事会及高管层的成员搭建之后,6月8日起将以中国中车的身份重回A股和H股。谁都没想到,合并前两家市值不过800多亿元的公司,经过了半年多时间竟然合体成为一家市值超过7000亿元的巨无霸,如果对应2014年两家公司的利润,
据公司公告显示,原南车董事长郑昌泓、原南车总裁刘华龙就就任中国中车副董事长昨日晚间,中国中车发布公告称,将于6月8日复牌。备受瞩目的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终于接近尾声,而两公司合并后的新名称也将正式启用。据中国南车6月1日晚间的公告显示,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的H股换股已于2015年5月26
Biang,Biang,中国中车起航了!1日晚6点左右,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官方微博@中国中车发布首条微博,宣告南北车合并收官,正式更名中国中车,崔殿国任董事长。其官博还不忘卖萌一把:这艘满载您关爱的中国航母开始驶向远方!今天一届一次董事会上,中车董事长崔殿国,副董事长郑昌泓、刘化龙,总裁奚国
中国南车独立财务顾问A股证券代码:601766 证券简称:中国南车 上市地点:上海证券交易所H股证券代码:01766 证券简称:中国南车 上市地点: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合并实施情况报告书合并双方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北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车独立财务顾
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南北车的合并重组及其在股市的升空表现,投资者对央企合并重组的预期也大幅提升,有关央企将强强联合、强优联合的传言更是随处可见。甚至,央企负责人的调整,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无限想象,导致很多央企在股市上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表现。如中国石化、中国石油、东风汽车、中船重工、
世间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闹得沸沸扬扬的南北车合并有了新进展。2015年5月7日,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双双停牌启动换股,全新的中国中车最快将于6月正式亮相。而国家核电和中电投的重组也于近日被上海电力和吉电股份再次公告确认,新成立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预计5月中上旬挂牌。更多行业中的央企整合动
5月20日,中国北车终止上市,股票将按1:1.10的比例转换为中国南车A股股票。这也标志着备受关注的世界轨道交通装备排名前两位的制造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合并,即将走完最后流程,至此2015年央企合并第一单终于落地。根据中国北车公告显示,上海证券交易所将在2015年5月20日对公司A股股票予以摘牌,公司
2015年3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正式启动了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本轮电力体制改革旨在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着力构建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电力交易格局,采用“渐进式”改革路径,有序缩减发用电计划,逐步放开各类电源上网电价。2021年
2月14日,国家电投中央研究院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工程公司”)在京签署《核电耦合热泵储能调峰技术意向合作协议》并举行工作会商。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樊胜,工程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宁小平代表双方签署合作协议,并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央研究院改革领导小组副
以奋斗之姿,启未来新程。2月13日,金七门项目工程运行服务支持基地项目开工仪式在象山县鹤浦镇举行。中核浙能能源有限公司工程总监袁忠东、象山县清洁能源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徐开、鹤浦镇人大主席杨新建及中核二二、中核咨询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出席了此次开工仪式。袁忠东强调,要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
中国广核公告称,2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3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对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进行了审核。根据会议审核结果,公司本次向不特定对象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请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
近日,中广核AI大模型完成了DeepSeek的全面接入,实现了DeepSeek模型在集团的本地化部署。通过DeepSeek的强大技术能力,助力中广核在各领域智能化升级与可持续发展。在集团公司科技数字化部牵头下,中广核数科将DeepSeek与集团现有基础大模型进行集成,基于国产算力底座,实现DeepSeek模型稳定运行,提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2024年,红沿河核电全年上网电量为482.7亿千瓦时,约占辽宁大连市全社会用电量的98%,累计上网电量超过3317亿千瓦时。据了解,近5年,红沿河核电站累计通过灵活调峰助力电网多消纳新能源电量68亿千瓦时。
2月12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了东方电气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彦军一行。双方围绕科技创新、资源配套、数字化转型、国际合作等领域展开深入探讨,共商深化合作新路径。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军利,东方电气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建华出席会议。申彦锋对
全球首个开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正在紧张建设中。海南核电工程管理处安装科副科长高峣峰12日介绍,目前其安装工作已进入高峰期。“玲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基于成熟技术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型压水堆,具有小型化、模块化、安全性高等特点,标志着中国在模块化小型堆技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发布关于批准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变更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活动范围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批准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等14家单位变更民用核安全设备设计和制造许可活动范围的通知江苏上上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八益电缆股份有限公
2月12日下午,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李政会见上海电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吴磊一行,双方围绕重大项目推进、深化政企合作等话题深入交换意见。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浦东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吴金城出席。李政对吴磊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对上海电气长期以来对浦东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2025年2月7日23点16分,随着最后一段余热排出管线完成冲洗检查和取样,海南昌江核电厂3号机组核回路冲洗圆满完成。核回路冲洗是对核反应堆主辅工艺系统进行的联合冲洗,它通过注入压缩空气的安注箱、中低压安注泵以及乏燃料水池冷却泵等动力源将内置换料水箱中的除盐水注入与一回路连接的相关管线中进
1月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2025年度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考核分配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部署,系统总结2024年国资国企考核分配工作,研究布置2025年重点任务。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袁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2024年中
1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应急管理部联合召开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视频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精神,认真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部署,以更加有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扎实做好中央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国务院安委会副主任、应急管理部部长王祥喜,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
1月20日,博世科披露公告称,南宁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化集团”)拟取得公司控制权,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拟变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广西自治区国资委”)。公司股票自1月21日开市起复牌。公告显示,2025年1月20日,博世科的控股股东宁国市国有资本控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17日,国务院举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新闻发布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袁野介绍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央企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奋力拼搏,在五个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企业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国资委始终坚持高质量
1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发布2024年度“央企楷模”,并召开中央企业“时代楷模”“央企楷模”代表座谈会。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亲切会见楷模代表并和大家座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
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月13日发布6户中央企业13名领导人员职务任免消息,分别是: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提名李爱国、姜超为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人选。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唐学智任中国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中国铁道建筑集团有限公司赵晖任中国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发挥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激发创新动力活力,在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国务院国资委组织开展了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大赛启动以来,各中央企业积极组织参加,社会创新团体踊跃参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3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第四届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获奖名单。名单包括,北京鑫华储科技有限公司的“新型锌镍空复合液流电池规模化储能技术”、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的“超级电容储能耦合火电机组调频技术”、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的“10MW级二氧化碳储能设备关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重要战略安排。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
随着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相关举措引发公众关切——末等怎么划定?哪些人员会被“退出”?国务院国资委12月27日举行的一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释放了新的信息。缘何推行这项改革?来自国务院国资委的信息显示,2025年底前,国有企业将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
由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编写的《千帆竞渡: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上、中、下)》已于近日面向全国发行。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引领国内氢能领域革新探索的典范之一,提炼实践经验,汇集成改革案例《系统实施深化改革,打造氢能领域行业领军企业》,被成功收录其中,鲜明地体现了基层国有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