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央企合并难题:一把手谁当?

2015-06-17 08:23来源:董事会杂志作者:剧锦文关键词:央企兼并重组电力企业国资委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有官员称,企业合并能否达成1+1>2,其中企业文化很重要,企业文化说白了就是老总文化。如果老总顺溜,就容易得到1+1>2的效果

国务院国资委2003年成立以来,中央企业数量一直呈减少之势。2003年有央企196家,2007年减少到150家,2010年再减少到120家。截至2015年4月底,共112家,比2003年减少了84家。近来,由于央企中国南车和中国北车合并造成的巨大市场效应,投资者热切期待有更多央企合并的消息传出。央企有减少数量的倾向,但,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是一类特殊企业,央企是否合并受多种特别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下子出现井喷式的央企合并。这其中战略层面的考虑很重要,而公司治理则可能是央企合并的一个大坎,需警惕央企大而“易”倒的风险。

合并的战略考量

央企合并的合理性,首先需从国家、出资人战略层面去考虑。

首先,央企是否合并取决于国家的战略安排。当年央企的出现就是服从于国家“抓大放小”战略的安排。1995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国有企业实行“抓大放小”的改革战略。2003年确立的196家央企基本上就是当时政府扶持的大型国企。而今,央企是否合并、是否要减少数量,就要看国家的战略有没有变化。从国际经贸和国际产能配置的角度看,我国正处于战略转换期,正在由过去的输出低价的原材料、劳动力和低价的消费品向高质高价的生产资料、资本品和优质的产能转变。而这些生产者和经营者多是国内的央企,为了能够形成合力、重拳出击,将其合并起来有其合理性。因此,如果还有央企合并的话,很可能是那些产能优质、业务近似且以海外业务为主的企业。

其二,央企是否合并取决于“龙头”战略的实施。2006年,国资委公布《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指导意见》,要将每一家央企打造成行业的龙头。如果一家央企不能在所在行业做到前三名,就将面临被重组的命运。石油石化、电信、电力、煤炭、冶金、船舶制造、航运、建筑这8个行业中,要产生一批世界一流企业。显然,这些年央企不断地合并、做大正是与这一战略的实施密切相关(其中一些企业的合并即便比较盲目仓促,没有达成1+1﹥2,但避免了被重组的命运,可谓达到了企业高层的目的)。而且,未来央企的合并也会围绕这一战略而展开。

其三,央企是否合并取决于企业的产业布局和产业链整合。央企不仅规模巨大而且产业分布广泛,尽管这些年国企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重组,许多企业涉及的产业范围已经大幅度缩减,但仍然涉及从上游的基础产业到中游的许多制造业领域,以及下游的营销环节。在这种状态下,有些央企的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的关系。为了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就成为企业合并的重要成因。

此外,央企是否合并取决于企业运营的现状。由于每个央企不仅所处的产业领域不同,而且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存续历史。有的企业由于产业性质和政策规定的不同更具垄断性,员工的收入水平较高,而有的企业由于处于竞争性甚至是过度竞争的领域,员工收入水平较低。对低收入企业而言,大多数人是同意尽早合并,但对高收入水平企业的员工而言就不会轻易同意合并,甚至会抵制合并。还有一些企业由于存续历史长,有着巨大的社会负担,而有的企业则存续历史短、社会负担轻,如果这两类企业合并也会遇到一定的抵制。此外,有些企业常年亏损,有的企业盈利状况良好,亏损企业愿意合并而盈利企业肯定不会情愿,等等。

原标题:一把手谁当:央企合并难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央企兼并重组查看更多>电力企业查看更多>国资委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