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项目正文

±800千伏灵州换流站工地奏响创新交响曲

2015-06-18 09:19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邹小民关键词:换流站工程建设湖北省送变电工程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用时短、作业规范、绑扎点牢固美观。”比赛现场,业主项目部副主任张诚肯定了获奖选手取得的成绩。

6月10日上午,灵州换流站上空白云飘飘,一台六旋翼无人飞行器从业主项目部广场起飞,当升到50米高空时,伴随着“嗡嗡”的马达声中,飞向施工现场。30分钟内,飞行器通过高清摄像机,把工地上每个角落都拍摄了一遍。夏雨说:“C包单位不仅承办钢筋绑扎比赛,还参与业主项目部无人飞行器对现场的管控。”

“A包人员在基础开挖区有1位没戴安全帽,B包人员在基区域础浇筑点有1位吸烟,C包人员在挖方区1位机械操作手在户外吸烟。”会议室内,C包技术员张昱与业主项目部安全专责王卓琳一起,通过观看回放的无人飞行器录像,把违反管理规定的画面截图,在工程管理部公告栏中发布。

在±800千伏灵州换流站开工伊始,业主项目部配置两台无人飞行器,组织培训土建A、B、C三家项目部技术员学习操控,并成立无人机QC小组。在业主安全专责的带领下,每天分组操控飞行器对现场安全质量监控。该方法不仅为安全质量监督巡查节省了时间,还通过无人机视屏拍摄,直接留作影像资料,为留档存盘提供了便利。

为争创国家优质工程,业主项目部在施工过程中开展劳动竞赛,并大力倡导技术革新,以提高现场安全和质量管控。目前,±800千伏灵州换流站经过全体参建单位共同努力,全面进入主体结构安装阶段。

困难迎刃而解

2015年1月,周志勇带领C包同事来到工地上搭设临建房,现场荒无人烟,没有水源,气温达到零下15摄氏度,施工员们顶着凛冽风沙,在1个月内,完成临建房的搭设,为春节后施工人员进场创造了条件。

3至5月,工地上常常刮起沙尘暴,风中的沙砾打在人脸上疼疼的,吹得人都站不稳。每天收工回到临建房内,施工员身上、衣服脖子内都是沙子。除了风沙,现场强烈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施工人员脸庞被晒得黑黑的,只剩下一道戴安全帽时留下的白色印痕。在恶劣的环境中,参建人员攻坚克难,坚持作业。

为确保施工和生活用水,项目部每日到8千米外的泵站,以每立方米40元的价格购买20立方米水运输到现场养护混凝土,维护施工环境;每两天再买40立方米水运输到临建区,维持300多人的生活用水。为节约用水,项目部编制管理制度,生活用水与生产用水严格区分,生活用水每日由厨房或者生活管理员核量并签收,生产用水由现场职工核量并签收。

“我们都是把洗漱和洗涤衣服的水存起来二次利用,做到人走水断,不浪费用水。”质量主管朱卫华说。

换流站地质属于微风化砂岩,强度坚硬,加上现场不停歇的风沙天气,常导致重型机械损坏。为确保机械及时维护和更换损坏件,项目部准备了备品配件,每天夜里,当机械暂定时,施工人员用空压机的气体对空气滤芯器进行清灰处理,1个星期对其更换1次,3天换一组挖掘机磨损的斗齿。施工人员采取人停机械不停的两班倒工作方式加紧施工,为完成目标努力着。

原标题:工地奏响创新交响曲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换流站查看更多>工程建设查看更多>湖北省送变电工程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