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输配电智能用电市场正文

【案例】还在寻找能源互联网的商机?NEST给你指引

2015-07-22 09:56来源:“能源与环保”微信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分布式能源Nest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这 个团队里有我以前在苹果的老员工,CMU的教授,和Tony20年前在General Magic时的同僚。其中有一个是Twitter的VP,一个正在负责微软的用户体验。与大多创业团队所不同的是,我们团队平均年龄在40左右,我可能是 里面最年轻的。” Matt Rogers说。

Randy Komisar,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Byers的合伙人,参与了NEST早期的车库创业会议,曾经也是一名苹果人。“Tony和Matt是我见过的从苹果离职后最先取得成功的两位创业家,” Randy Komisar表示,“苹果的文化并非是创业精神。它是以乔布斯居于顶端的指挥控制等级制度。而Tony和Matt则是例外。”

还 有一些人来了又走。比如曾领导苹果iPhone硬件团队设计前4个版本iPhone的HugoFiennes,在创立“物联网”设备连接平台Electric Imp之前,从事了Nest恒温器的早期开发工作。在创立iPad数字图书制作公司Push Pop Press之前,前iPhone软件设计师Mike Matas曾参与打造Nest的用户界面。

Komisar对Nest的投资取得了丰厚回报。2014年2014年1月,NEST被Google收购,交易金额达到令外界咋舌的32亿美元。

据媒体报道,KPCB共给Nest投了两轮资金,共2000万美金,它是Nest最大的投资方。而Google下单之后,至少有4亿美金回流到该公司。

不过,RandyKomisar 认为,谷歌才是真的占了大便宜:“Google以一个相当优惠的价格买到了Apple的根。这场收购对我来说并不可怕,我了解市场经济——未来几年,要收 购Nest可能就要花上100亿美元。这次收购将会改变世界;Apple轻易让Nest离开被Google拥入怀中确实是个大失误。”

很 多人不理解一家带有苹果基因的公司为何会同意谷歌的收购,Tony Fadell说,2012年谷歌就有意收购NEST,但是Fadell表示投资可以,收购没得谈。“后来Google参与了Nest的几轮融资,知道我们 在做的事情进展。直到我们准备融更多的钱的时候,Larry Page和我们都觉得收购的时机到了。”

收 购的消息出来后,媒体的评论中出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人们担心谷歌又会毁掉一家创新公司,也担心在NEST的产品上跳出来广告。但 Tony Fadell说,Larry Page对谷歌定位并非仅仅是一个搜索引擎和广告平台,而是对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全球环境产生实质影响的公司。“他看的是未来10~20年的愿景,希望 可以推进未来技术尽快实用起来。Nest的使命也是改变家庭环境、对资源利用做出贡献,跟Google的愿景一致。所以,是共同的使命使我们在一起。”

Rogers也认为,NEST与谷歌的结合非常完美:“我们是一支很‘Apple’的团队,负责开发能够联网、深度嵌入以及设计精良的产品,同时Google负责大数据、机器读取以及操作有效性方面的工作。业内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做到将这二者合二为一。”

毫无疑问,在智能家居领域,NEST将软件、硬件以及服务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其他公司很难望其项背。

完 全不同的两种企业文化正在发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Google 是个成立仅十几年的公司,苹果成立已经三十多年,所以它们的公司文化形成的环境是不同的,苹果创立的时候还没有互联网,没有手机,它的沟通文化是有(金字塔)层级的。Google 生于互联网时代,公司没有层级之分,每个人都可以跟每个人沟通,更加透明。我不是说哪一种比另一种好,只是说它们的不同。比如:当 Google 宣布收购 Nest 的时候,我收到许多来自Google员工的恭贺,他们直接告诉我希望加入 Nest 做事以及可以做什么。在苹果,情况则非常不同,员工不可能随便跟乔布斯发邮件反应任何问题。我拥抱这两种文化,尤其喜欢人与人之间更加透明和公开的交流方式。” Tony Fadell说。

谷 歌的文化在一点点改变着NEST,比如现在Nest也开始为员工提供免费食品以及其它颇具Google风格的设施。作为一个不食用糖和酒精的素食主义者,Fadell终究拒绝了不健康的食品,甚至拒绝了上门按摩服务的机会,认为这些都有可能让他的团队太安逸。而在媒体参观Nest的过程中,一名 Nest员工骑着Google自行车款款而来,却被另外一名员工嫌弃“丢面儿”。

Larry Page希望未来能够快点到来,但是谷歌眼镜、太空WIFI进展都不算顺利,NEST或许是走向未来的一个成功通道,至少在物联网的布局上,谷歌比苹果看起来更从容一些。

今年5月份,谷歌在 I/O 2015 大会上正式发布物联网平台。谷歌物联网平台(Project IoT)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基于 Android 开发的 Brillo 操作系统,二是物联网设备间的 Weave 通讯协议。

Weave 可以让物联网设备之间进行交流。它具有跨平台、API 开放等特性。锁门的时候,Weave 能够帮助家中的灯泡、空调等设备自动感知并关闭掉电源。

在此之前,Tony Fadell已经推出“Work with NEST”计划,面向第三方智能家居硬件厂商推出了一些开发接口(API)。

为了鼓励更多的开发者、创业团队为Nest(平台)开发产品,Google Ventures和KPCB联合成立Thoughtful Things基金,投资金额从几十万到几百万美金,用于投资在Nest(平台)上开发产品的团队。

苹果这次是真的晚了一步。2014年6月,在WWDC发布会上,苹果公布了iOS8以及HomeKit计划。他选择老牌温控器企业Honeywell合作,共同推出全新的Lyric智能恒温器,就是上一篇文章提到的那款和NEST功能 类似、界面类似、采用Honeywell经典圆形设计的产品。

第三篇:Nest节能模式新玩法:用电可以不花钱

用电、交电费,我们都非常习惯这种模式了,尽管电费看起来永远是一笔糊涂账,三峡基金收完了改收南水北调基金,反正就几厘钱,没人在乎。

凡事就怕细想。互联网时代不是都推崇免费精神么,用电是不是也能不花钱呢?

Nest正在尝试着做这样的事情。现在,Nest已经与美国全国范围内的供电商,比如Green Mountain 能源公司、Austin 能源公司等合作,为消费者提供高峰期节电奖励,来帮助供电商调节用电负荷,最重要的是,这样的做法能帮用户节省电费。

NEST打造了一个三方共赢的商业模式:

1、消费者:可以以最少的金钱获得最适合自己的温度体验。NEST温控器的学习程序知道每一个用户在不同的时间段最喜欢什么样的温度。根据NEST温控器对这些温度的微小调整,就可以帮助用户每年节省更多的能源。独立的研究已经证明,NEST每年可以为用户节省10%-15%的电量消费。

此外,传统的需求响应计划已经不符合用户的要求,所以NEST想出了一个更好的办法。它们称之为“Rush Hour Rewards”,即能源消费高峰期的奖励补贴。当处于用电高峰期的时候,能源公司可以灵活安排用电情况,并帮助用户避免在高峰期使用更多的电。

比如夏季如果用电高峰期是在下午,那么NEST温控器就会在下午一点左右开始预冷,在2-6点的高峰期减少使用空调的时间。如此一来,在高峰期用户使用空调的时间节省了40%。由于美国大多施行峰谷电价,错峰用电的用户除了可以省下峰谷差价,还能够获得奖励补贴。

不同的能源公司提供的奖励方式不同,有的是一个季度费用固定;有的是补贴与服务打包提供给用户,或者在电费上有一个折扣;有的公司则是对比用户的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用电时长,进而计算补贴费用。

最后一种方式比较麻烦,我们展开来说说,主要难点在于非高峰期的时间选择,一般情况下,假如能源公司提前告知你周二的3-6点是用电高峰期,他们选择对比的非高峰期通常是前五个工作日你用电较多的三天3-6点这个时间段,将这三天的平均用电水平与加入“Rush Hour Rewards”那一天的用电量对比后,能源公司返还其中的差价部分。

不管哪种方式,NEST测算,平均下来,每个夏季用户大概可以得到20 - 60美元的补贴。虽然美国需求侧响应项目也能够为用户提供补贴和奖励,但NEST的“Rush Hour Rewards”计划除了可以在高峰用电期降低负荷,还能够利用非高峰期的时间自动启用空调,来保证家庭舒服程度,并且用户再也不用心心念念记着得在高峰期调高家里的温度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分布式能源查看更多>Nest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