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评论正文

【分析】太阳能环球之旅最终还是输给了储能技术吗?

2015-07-27 09:26来源:无所不能微信关键词:储能电池技术特斯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 电池仓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飞机的电池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才导致了这次事故?而且竟然要花整整8个月来维修?这一切,还要从太阳能飞机独特的飞行轨迹讲起:

我们都知道,阳光动力2号是一架依靠太阳能供电飞行的飞机,为了保证充分接触阳光,它每天日出前就必须从1000米的巡航高度爬升至8500米的云层上方,在吸收阳光、充饱电池之后,再在夜晚下降到空气阻力更小的低海拔高度,以减少飞行中的能量损失。

这个飞行模式在前面1~2天的短途飞行中效果很好,直到它连续飞5天的时候,不间断的几日爬坡飞行,电池满功率工作,电池仓开始发热,并且无法有效散热,最终导致了电池的永久损毁。

二、韩国人战胜了特斯拉电池技术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提一下特斯拉用的电池技术:18650锂电池。这是一种由铝制外壳包裹锂聚合物的电池,它的一个特点就是金属的外壳更容易散热,这也是特斯拉的电池温控技术的核心。

但是“阳光动力2号”因为要控制飞机的总重量,不可能选择这种大量使用金属包装的电池,因此他们寻找到了一种韩国人开发的“软皮包装”锂电池:Pouch pack battery。

这种电池的外皮是一层柔软的“铝箔”,而且它可以设计成单体电池更大的“电池包”,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电池的重量和体积。

但是这种电池也有一个明显的弱点:极容易受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而膨胀失效。为了减少电池的损毁可能,电池的供应商韩国Kokam公司特别研制了一种化学试剂加注到电池中,以减少膨胀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原标题:阳光动力2号”电池损毁,太阳能环球之旅最终还是输给了储能技术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