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评论正文

【分析】太阳能环球之旅最终还是输给了储能技术吗?

2015-07-27 09:26来源:无所不能微信关键词:储能电池技术特斯拉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为什么阳光动力2号如此“吸金”?

太阳能大飞机实用吗?想了解太阳能大飞机的“吸金哲学”,还得先从它的实用价值讲起...

我们都知道,为了安装足够的太阳能板,“阳光动力2号”的翼展达到了72米,比一架波音747客机的翼展还大。但是它自己的长途运输,却还要靠波音货机来完成。

↑↑↑“阳光动力2号”拆解后装入波音747货机↑↑↑

我们来做一道数学题:

1、阳光动力2号,机翼可用面积269m²,安装转换率23%的太阳能板后,每天可收集340Kwh的电能,这些电能仅够搭载1名驾驶员飞行。

2、波音747客机,机翼可用面积500m²,如果安装同样的太阳能板,收集的能量最多够搭乘2人。就算未来转化率达到50%,也只能搭载4人,连一个机组都不够!要知道现在波音747客机的载人量可是300人啊,真靠太阳能完全提供飞机的动力恐怕一百年也做不到。

所以从一开始,有很多网友就在吐槽,说“阳光动力2号”完全没有实用价值。但是真金白银支持环球之旅的大财团们可不这么看,要知道他们可是以逐利为第一要义的,那么他们到底关心的是什么呢?

↑↑↑“阳光动力2号”机身上的LOGO↑↑↑

首先不得不承认,太阳能飞机进行环球之旅的确是一个科技成果的试验场。在背后支持这个项目的共有12家大型财团,他们分别掌控着世界上能源、航空技术、化工原料等最重要领域,有了这样一趟环球之旅,他们的技术可以接受现实环境的检测。

其次这还是一个巨大的品牌推广的机会,印在飞机上的大LOGO会在世界各地最高大上的场合露面。

但是仅仅如此,我们也未免太小瞧这些大财团的智商了。在一次采访中,这次飞行的发起人、探险家Bertrand Piccard说走了嘴:“一开始我们的目的就不是载人飞机,而是太空无人机。”

此语一出,问题豁然开朗。

原标题:阳光动力2号”电池损毁,太阳能环球之旅最终还是输给了储能技术吗?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储能查看更多>电池技术查看更多>特斯拉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