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成绩与问题同在 新电改为电力需求响应试点城市带来新契机

2015-07-30 15:28来源:中电新闻网作者:余娜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电力体制改革电力体制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佳情景下,预计到2030年上海电力需求响应(demand response,简称DR)的效益可达8.112亿元,同期DR资源可实现250万千瓦的负荷削减量,占当年峰荷的4%。”7月28日,国际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在京发布《上海需求响应市场潜力及效益评估》报告。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研究员大卫˙罗宾逊(David Robinson)在介绍报告时做出如上表述。

作为中国第一家实行电力需求响应试点工作的城市,时隔一年,上海交出了首份答卷。

上海先行交一年卷

作为试点先行城市,上海在电力需求响应探索上积累了一定经验。根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要求,在上海市经信委的组织下,上海第一次电力需求响应试点试验工作已于去年8月29日正式在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开展。

据悉,《上海需求响应市场潜力及效益评估》报告主要选取了上海31家工业用户和32家楼宇用户作为样本。通过基于“可避免成本”这一评估需求响应效益的方法进行评估。研究重点主要是预测到2030年直接空调负荷控制项目(针对居民和中小工商业用户)以及可削减负荷项目(针对工商用户)的需求响应市场潜力。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得出了两项全新的评估结果。第一,工商业可削减负荷项目贡献了预期需求响应市场潜力的主要份额。据估计,约64~73% 的需求响应市场潜力来自上海工商业的可削减负荷项目。特别是工业可削减项目,在不同情景下的主要年份中预计能够贡献需求响应市场总潜力的43~ 59%。在“最佳表现”情景下,2030 年总计250万千瓦的需求响应市场潜力中,工业和商业用户的可削减项目可以分别实现110万千瓦和50万千瓦的峰荷削减。

第二,直接空调负荷控制项目能够为需求响应市场潜力做出杰出贡献。虽然针对中小型工商业用户的空调直接负荷控制项目的贡献很少,但是在不同情景下的主要年份中,针对居民空调的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占预期需求响应市场潜力的23~33%。在“最佳表现”情形下,2030 年针对居民空调的直接负荷控制项目可以减少80万千瓦的峰荷。

规模推广有待考验

然而,在上海的具体试点过程中,电力需求响应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电力系统管理当中对经济效益这方面还不是特别强调。这不仅是中国的问题,在世界上很多国家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如电力系统规划方在考虑未来电力系统情况的时候,可能没有一定的激励,对需求响应资源考虑不是特别充分。

中国在电力行业仍然缺少基于市场机制的电价信号。这包括发电容量、能源、辅助服务市场等价格信号。用户现在对电价信号的接收度和反应度也不是特别好。“如果没有这些信号,对需求响应效益评估会比较困难。” 参与撰写的政策研究分析师金亨美强调。

此外,当前国内开展的行政需求规划措施和需求响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如目前中国对电价行政规划的成分还是比较重。

电力需求响应核心的目标是用户能够基于反映系统成本的电价信号,自愿地对价格信号或者经济激励做出反应,从而改变用电行为。在市场化的电力系统中,DR将作为一种灵活性资源,媲美发电侧资源,发挥同等的调峰作用,同时具有更高的环保和经济效益。

“但是,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力市场尚未完全放开,DR的市场价值,包括用户和其他参与方的应得效益,很难估算。”对于DR试点在全国的推广,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能源系统分析研究中心主任周伏秋仍持保留态度。

原标题:电力需求响应试点上海 取得阶段性成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