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企业正文

【企业】神华大业:装机7432万千瓦的全国第五大火电巨头

2015-08-06 11:27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神华火电装机煤炭企业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条河的故事:煤块垒厕垒猪圈 捞炭捞出大煤田

举世瞩目的神东大煤田,被发现被关注被开发的主因,却发端于陕北的“捞炭”——乌兰木伦河及其下游窟野河发洪水时,村民蜂拥河边捞被水冲下来、洗干净的 煤,简直不可思议。“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原没听说过神木、府谷有炭;看来这首赞美人杰地灵的著名民谣已成老黄历——漫漫岁月中 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导致陕北民谣并不知陕北民情。

华夏知煤采煤的历史有多长?很长很长。《山海经》中“女床之山其阴多石涅”的“石涅”即煤,可证。煤至魏晋叫“石墨”,唐宋称“石炭”,到明代才正名为 “煤炭”;在马可波罗笔下,华夏煤是“会燃烧的黑石头”;在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聪明的古人采煤前在井底竖一根“中空的大竹竿”,可预排毒瓦斯。

陕北知煤用煤的时光有多久?很久很久。考古考出:此地战国与秦长城的遗址下有煤灰煤渣;煤在《战国策˙秦策》中的命名为“煨炭”,此方言在此至今仍有续 存;与陕北神木、府谷毗邻的内蒙古鄂尔多斯,用煤历史可溯至宋代。浩瀚华夏大矣,未知事物多矣,然而此处先人知煤用煤的时间,确实很早、很久。

乌兰木伦与窟野河畔“捞炭”的历史有多早?很早很早。乌兰木伦“红河”中有乌金,窟野河的黄水中有黄金!发洪水时老百姓乐得像过大年,上游河岸裸露的大小 煤块随洪而下,造福一方;曾有直径一丈多的大煤块给冲滚下来,水退后谁也搬不动,只得慢慢凿碎;有个村一次就捞了4000多吨;许多农户捞一次就够烧一 年,烧不完还能卖钱、能易物、能送人。一些村的房前屋后,都码放着洪水洗净后亮晶晶的大煤块,连院墙、猪圈、厕所也都用煤块垒成。

这些信息口耳传、乡里传,干群传、往上传。陕北大,越往上传越慢。但是陕北有人,有贵人要人佑护。终于,陕北有煤田、有好煤的信息传到了北京,传给了高层,催生了神东。

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乡客不寻常 家乡有煤报中央

这个生于神木县的陕北“乡客”李智盛,是位抗战老干部。

1981年他时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两年后升为主任。该领导小组当时有3项任务:调查研究;提出重大经济决策建议供最高层参考;组织领导小组会议。组长是1980年9月10日新任的国务院总理,副组长则是两位副总理。

这年春节,56岁的李智盛缩在吉普车里,在冰天雪路上“摇煤球”似的,颠回了阔别40多年的家乡石角塔村,送母亲骨灰回故土安葬。少小离家老大回,近乡情 更怯的他挨家挨户拜年,给乡亲们分送礼品,但并没感到乡亲们久违的乡情与热情,从乡亲们不冷不热的眼神、话语,从一家家的破窑洞腌酸菜,他看清了老区的贫 瘠与困顿、乡众的隔膜与冷漠。他的心被刺痛了:建国32年了,拿小米红枣养育革命的陕北乡亲们,穷得甚至穿不上裤子!

所幸,这次回乡使他得知了陕北有煤田。职责所在、家乡情怀与共产党人的胸襟,使他激情难遏。他立即投入就地调查,深入乡村调研、邀请专家论证、召集地方领导研讨。回京后四方奔走八方呼吁,运用自己的岗位职能与人脉找部长、见高层,写建议、报总理。

他能接触高层,除工作原因外还具有“光荣传统”——1945年他被调到地处延安杨家岭的中办,为毛泽东当秘书,负责把龙飞凤舞的“毛体”用毛笔誊清。他曾 为家乡的“进京汇报团”协调国家计委、煤炭部、外贸部、铁道部等20多个部委;他曾多次陪同高层领导来煤田视察或独自来调研;他曾面禀总理,在主管部委已 写好的报告中的“神府”2字后面,又加上了一个顿号两个字“东胜”——将连同内蒙古东胜煤田在内、与陕西神府煤田一起开发的报告,列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 程。

当年,“乡客”李智胜会同各方汇报、建议不遗余力。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中央媒体高度关注,地方政府积极筹办。神东大地上一时华盖云集、政要不断,中外关注、访客连连。

一个队的故事:“湖人”变“土人” 185队建首功

中国工农红军当年的建功圣地,又高扬大开发侦察部队的旌旗。陕西185地质勘探队的几百号骁勇,于1981年驻马神东。

是年,185队正参加鲁西南兖州煤田会战,接到命令便拉上全部家当——5台钻机,惜别了风光秀美的“鱼米之乡”,从三千里开外的微山湖畔,长途跋涉转战陕北,在先辈征战之地竖起高高的钻塔。风萧萧,沙漫漫,“湖人”变成了“土人”。

这里曾是无垠的荒漠,这里曾有无际的荒凉——

先行者探矿,在榆林的毛乌素沙漠旁。举目望大漠,孤烟甚荒芜,寄封信、打个电话得跑出十几里、几十里。“大漠尘沙舞,风天四两土,白天吃不够,夜里还得 补”,是描摹荒漠沙尘暴的通俗演唱。大风能把帐篷全部掀掉,端起饭碗需先除掉上层的沙土,弄不净就直着喉咙吞下去。酷夏沙变火,严冬霜剑逼。雨断路、炊断 供,水泡干馍盐拌饭。诗曰:“土雨”来突袭,空中下稀泥,风起不见路,苦等雨住时……

似可倾听煤海沉睡的鼾歌,即可触摸煤田期盼的心鼓。

185队的5台钻机在遥相对唱——钻钻有喜,孔孔见煤!

1982年他们超额完成的任务,却没拿到钱——“计划经济”的意思就是按计划行事,本年度给你的1.1万米钻探任务,你10月底就钻完了,这有钱;你还想 多钻,没钱了;你要钻,算白干。可是不钻,资料就不全,就无法写报告。为尽快完成煤田勘察报告的编制,统兵的队长来永春、主任工程师白宗镛和各钻井队长决 定:不放假不回家,经费自己贴,白干也得干。干!最终不会白干!

185队终于完成了《陕北侏罗纪煤田神木、府谷地区地质调查报告》。12月9日,白宗镛向榆林地区的各级干部作了普查勘探、找煤探煤的成果汇报。领导们激动了,北京得知了——

185队探出:陕北的神木、谷府含煤面积近8000平方公里,储量达877亿吨;巨大而完整的神府煤田,像一个沉睡的“睡美人”,在地下长眠1.4亿年, 竟然未受地壳戾动的惊扰、地震暴烈的折腾;她肥硕的腰身,最厚处竟达9米以上,实实令人咋舌!毗邻的内蒙古那边,如无命令陕西的185队不能越界钻探,但 是地上河相连、地下煤相连,凭经验知道那边也差不了。

此确为神算。根据“那边”1984年10月进京汇报时的估算,东胜煤田储量有900多亿吨,比这边还多。

天赐我乌金浩瀚的神土。天佑我地杰物丰的中华。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在京举行,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东胜煤田与神府煤田一起开发的事宜,列上了国务院的议事日程。11月6日,国家计委批准成立中国精煤公司筹备处。

钻机隆隆,呼唤声声,长眠的“睡美人”揉了揉眼睛,她终于苏醒了!

一个稿的故事:新华社内参通稿 吹响开发“集结号”

神东煤田高层关注、国内外关注,新华社记者功不可没。

1982年8月10日,新华社在供高层阅示的《国内动态清样》第2405期,刊发了时年40岁的记者成大林采写的“内参”,题为《陕北发现大煤田,干部群众要求国家早开发》。

1984年10月18日,即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前两天,陕北生陕北长,征战于斯、死后骨灰撒于斯的时任新华社陕西分社社长冯森龄——一位延安时期的老记者,发出了新华社公开报道的通稿,国内各大报次日纷纷见报:

“记者新近去陕西北部的神木、府谷等地采访,所到之处几乎都见到了煤,简直像是走进了煤的海洋”;“在乌兰木伦河等河谷,裸露在岸边的一条条煤层呈现在我 们面前。同行的人目测了一下,有的煤层的厚度达七八米,比两层楼房还高”;“在一些采煤现场,更使我们开了眼界。其中店塔乡雁毛村的农民在河滩挖煤时,把 河床表面薄薄的一层流沙和碎石清除掉,下面就是一大片平坦坦的煤田。人们在这里先挖下一尺多宽的深槽,然后就像切豆腐一样,用钢钎和榔头一块块地把煤切下 来,搬上架子车运到河边”;“这里不仅煤多,而且埋藏浅,地质构造简单,容易开采,煤质也非常好……甚至不用洗选就可以在国际市场销售。”

与“延安老革命”李智盛一样,新华社“延安记者”之一的冯森龄,为陕西人民鼓与呼,既有乡党情,又有好传统。1931年在瑞金中央苏区创建的新华社(时名 红中社),战争年代被称为“马背通讯社、窑洞通讯社”,随中央长征到陕北后,他成为其中光荣一员。记者即战士,冯森龄多年中一直冲锋在前。改革开放后,已 担任分社领导的他依旧力作不断。这篇题为《陕北有煤海,质优易开采》的“战地新闻”,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立时轰动了海内外。

成大林有敏感,冯森龄大手笔,新华社的内参与通稿,吹响了神东煤田大开发的“集结号”。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神华查看更多>火电装机查看更多>煤炭企业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