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售电服务市场正文

国网吉林:目光投向智能电网建设 跟踪“互联网+”智能化技术

2015-08-17 10:14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站国网吉林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在处理好部门间协同的同时,各专业间也构建起有效的“小协同”机制:调控长负责制优化了调度、监控之间的业务流程,强化二者沟通与监护,确保遥控安全;以技术支持系统使用反馈流程为抓手,调控专业与自动化、信通专业形成配合机制,确保监控系统稳定、信息准确;变电站现场运维人员与调控中心通过操作票共享、互相审核把关,避免了操作盲区,方便了双方配合,确保操作安全。

健全风险管控机制。国网吉林电力调控中心通过与运检、安监等专业部门共同进行风险分析,建立“一险、一案、一措”工作机制,编制出《监控远方操作设备危险点分析手册》,滚动分析操作过程中各关键环节存在的风险,重点分析操作票、操作人员、现场设备、技术支持系统等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针对性防控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严格落实控制措施,用有效的防控机制做抓手,牢牢控制风险。对于大型复杂操作,该公司通过开展远方遥控人员和现场运维人员联合模拟预演操作,实施联合风险分析预控,确保各方操作紧密协调、配合到位,提高了远方遥控操作过程的流畅性和应对突发情况的协调处置能力。

健全分析评估机制。闭环管控是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定期评估是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国网吉林电力建立了远方遥控操作“日统计、周分析、月总结”分析制度,定期对遥控操作不成功原因、操作响应时间等进行深入分析,对发现的监控系统异常、测控装置故障、通道中断、设备异常等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提高遥控操作成功率。该公司加强操作后评估工作,重点对操作票填写质量、操作票标准化执行、风险防控措施落实等进行量化评估,完善遥控典型操作票,规范人员操作行为,提高监控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强化管理重基础 深化集约促融合

任何新技术的应用、新体系运转,都需要有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作为配套保障,有效的管理决定着变革的成效。国网吉林电力在推动调控一体化融合过程中,以人员素质提升为基础,以技术管理规范为手段,以制度流程落实为落脚点,同步强化管理基础,全面保障调控一体化的高效运转。

深化“五位一体”。调控一体化要真正落地生根并高效运转,离不开业务流程与职责、制度、标准、考核“五位一体”的融合支撑。国网吉林电力以通用制度为基础,编制了操作管理实施规范,以倒闸操作流程为核心,进一步明确调控、运维操作票的细节和要点,确保调控运行和现场运维互相配合、责任明晰,一次、二次设备的操作衔接顺畅。该公司管控关键节点,优化倒闸操作、设备检修等9个核心业务流程;在遥控操作业务实施过程中,做到监控人员与变电运维人员职责清晰、通用制度和标准落实精准,绩效考核合理规范。

强化技术管理。可靠的技术能力是实现电网和设备运行管理水平提升的必要前提。在建设监控系统之初,国网吉林电力就将保障操作安全的技术措施列为首要考虑内容。为了全面规范监控系统建设标准,该公司做到监控信号分类接入、设备间隔规划、告警信息展示、遥控操作模式“四统一”。为了对设备摸底,技术人员对吉林电网全部500千伏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逐个进行传动试验,奠定了远方遥控操作的基础;为保证每项遥控操作都精确到位,变电运维人员和调控人员共同摸索,制定出既有遥信遥测量对比,又有视频系统确认的多种遥控操作结果确认方式;制定标准化操作指导书和典型操作票,实现对操作全过程安全管控。

原标题:实施技术攻关 重塑业务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国网吉林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