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配售电售电服务市场正文

国网吉林:目光投向智能电网建设 跟踪“互联网+”智能化技术

2015-08-17 10:14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站国网吉林电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持续改进见实效 锐意进取再提升

随着“大运行”体系在国网吉林电力扎根落地、高效运转,调控一体化为电网生产管理带来的效益日益显著。

运行操控更加高效。林福全是吉林电力检修公司长春运维班班长,这位有着31年变电运行工作经验的老员工,在调控一体化实施之后,发觉自己的工作似乎轻松了许多:“原先运行人员在500千伏变电站进行倒闸操作,需要在设备场地和主控室之间来回奔波,光是走路就得费很多时间。现在调控中心在远方直接遥控操作,我们只要在场地里进行确认,省去好多时间,更杜绝了往返进出走错间隔的可能。”实施远方遥控操作后,随着中间环节减少,计划性倒闸操作时间比过去缩短了20%。而在事故处理过程中,由于调控人员能够直接获取电网事故和设备状态信息,在做出判断后立即实施处置,不用等运维人员长途奔波赶赴现场,事故处理时间缩短三分之一,这对于提升电网应急处置能力和供电保障能力作用重大。

业务协同更加规范。由于设备的远方遥控操作和现场操作都是在调控中心统一调度指挥下开展,进一步明确调控、运维操作票的细节和要点,保证了在遥控操作模式下,调控运行和现场运维配合更加顺畅,现场运行人员更加安全。操作统一归口指挥,实现电网设备操作集约化、监督全程化,有力提升了倒闸操作的安全性。

职责分工更加明晰。实施500千伏系统远方遥控操作后,国网吉林电力调控中心全面承担设备遥控操作任务,减轻了变电运维人员的操作负担,使之能够更加专注于操作前的必要准备、设备状态的检查核对和设备维护,调控、运检部门的职责更加明晰,责任更加明确。

素质提升更加明显。随着调控一体化不断深入,在国网吉林电力调控中心,监控员和调度员的业务领域不断向对方渗透,为双方人员业务素质提升带来了便利。调度员接触监控专业的机会增加,对设备运行状态掌握更加全面,面对电网异常能够快速准确做出分析判断,提升处理能力。而监控员通过对调度业务的熟悉,深入了解电网运行方式、设备检修计划安排,更好地把握监控工作的重点,辅助调度工作。

人力资源更加集约。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提升,国网吉林电力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利用。“当实施了变电站集中监控和远方遥控操作后,监控员更多分担了变电站运维人员的操作任务,现场运行人员大幅度减少。”国网吉林电力调控中心处长杜江介绍说,“如今倒闸操作,只需要2名监控员便可完成。”更加集成化的调控管理,显著降低了变电站现场的工作量和一线工作强度,吉林电网的一线运行人员配置减少60%以上,人力资源利用更加集约高效,减员增效效果显著。

电网发展与时俱进,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管理提升永无止境。随着全球能源互联时代的到来,电力能源将在更广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这对电网运行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国网吉林电力的决策者和技术人员,已将目光投向智能电网建设和技术支持系统建设,跟踪“互联网+”智能化技术,借助信息技术和装备发展,增强电网设备在线感知能力,推进监控在线分析业务,强化设备在线诊断。吉林电网的在线监视将更加精细,远方遥控将更加准确,电网调控更加智能!

未来,国网吉林电力将继续创新管理方式,优化业务流程,在构筑集中统一、权责明晰、工作协同、规范高效的新型电网运行体系的道路上,继续阔步前行!

原标题:实施技术攻关 重塑业务模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变电站查看更多>国网吉林电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