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报道正文

探索:深圳供电局配网工程建设实现“宜家式”装配

2015-09-01 09:25来源:南方电网报作者:郝哲 陈洁关键词:配电网配电设施深圳供电局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机械化施工提高生产力

在传统模式下,工程的进度和质量难以保障。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电缆工井、户外开关箱的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深圳供电局创造性地使用了一些新工具,如电缆沟盖板揭盖搬移工具、电缆转弯半径检测仪等帮助施工。

“电缆沟盖板揭盖搬移工具采用了杠杆原理,用平底固定的滚轮方式可简单、轻便、快速、安全地揭盖、搬运、固定盖板,解决了操作人员手或脚易被砸伤等问题。”工具发明者陈康表示,这种工具同时还可对盖板进行短距离运输。

由于配网的作业面有限,大型吊装设施往往无法使用。“所以,我们在设计混凝土标准件时就强调,最大单体构件重量不得超过1吨,并专门制作了简易龙门吊。”该局基建部配网项目管理科员工郝哲说。据悉,简易龙门吊可上下调整,左右、前后移动并预留电动葫芦扩展方案,可实现配电装配式预制构件的起吊安装,提高了标准施工中的机械化程度。

“可以说,我们初步实现了小型机械化施工。目前正在为这些工具申请专利。”谭卫成表示,“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探索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道路。”

物尽其用将环保进行到底

应用后全生命周期成本可降低10%以上,标准化建设模式较传统的模式节约用水超过90%,且无需现场浇注混凝土支模,节约木材。由于施工工期短,停电时间可减少1/3以上,配电房、户外开关箱、电缆工井占地面积均节约10%以上。

在标准设计、标准材料的基础上,该局还实现了物资配送的标准化,即按实际施工工序及功能,将施工材料形成多个标准材料包,采用“抓中药”流程化的形式配送物资。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规划不断调整导致电力设施经常迁改。传统的混凝土设施无法整体挪移,往往都会被废弃。而混凝土预制标准件建设模式采用的是模块化组装,可实现局部拆装和整体迁移,为重复使用或修复工程构件提供了基础,大大延长设施全生命周期。

“今年,我们将全面推广复制试点工程成果,全年将完成948个电缆工井、72个户外开关箱建设。”吕为表示,深圳局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刚刚起步,要做到全部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各方面力量的大力支持。

原标题:配网工程建设实现“宜家式”装配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配电网查看更多>配电设施查看更多>深圳供电局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