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企业正文

专访聚电:从车主角度定义充电桩行业的玩法

2015-09-14 09:17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关键词:充电桩智能充电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充电桩只有成为网络,才能解决充电问题

邓小颖告诉电动汽车资源网记者,目前聚电已经在北上广深布局充电桩了600多个点,到今年年底的规划会再增加上千个充电桩,到明年总数将超过3000个充电桩点。当问及到2020年的目标时,邓总监笑着说,按照国家的指标,2020年将会达到500万个充电桩,作为聚电,能够在500万个中做多少。目前还在规划当中。目前聚电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了上海第一座民营光伏充电站, 北京CBD地区亚洲最大的充电站,充电服务遍布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沈阳、昆明、东莞多地,正在全国所有的城市发起充电桩众筹行动,聚集民间力量共同解决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瓶颈,让更多的有识之士和合作伙伴参与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来。

聚电希望的是,“在公共停车场、市政道路、写字楼、社区等都会见到我们的充电桩,让用户充电无忧”。

展会上,聚电携带自主研发的三大充电设备前来参展,分别是U2-直流充电桩、U2-交流充电桩、U2-MINI交流充电桩和U-POWER移动充电车,此四个产品引来了许多参观者围观,引爆全场。

除了几款智能的交流和直流充电桩产品,在展会上,最为吸引人的是聚电的U-POWER移动充电车,作用主要是预防突发事件,比如电动汽车在出行中突发电力不足时,U-POWER很快就能派上用场,及时赶赴现场,解决目前“里程焦虑”问题,起到了道路救援的作用;该型号产品还能解决,当用户在社区或者停车场出现充电车位满额或用电余量不足时,U-POWER可以随时候命,成为临时充电点,减少车辆等候成本,并可接入网络,方便运营管理;U-POWER可蓄电,不止解决电动汽车充电,也能实现手机、户外野餐能多种场景的充电问题,让用户在户外用电不再是难题。U-POWER可以在电价波谷时充电,在电价波峰时输出到电网,这样充电更为经济实惠。

值得一提的是,聚电的3.5kWMINI交流桩以其轻巧灵便和应用场景的通用性获得了很多来参观企业的青睐。作为这款产品设计者,邓小颖对这款产品的未来市场十分乐观,他表示,这款充电桩可以放在家庭的常规电源上,也可以放在电动汽车的后备箱内,随时即插即用,保护电池。是便捷充电最佳选择。

邓小颖说,这四类产品都有各自的优势,U-POWER或许带给用户更多的体验,主要还是道路援救和蓄电,U2-直流充电桩解决了快速充电,U2-交流充电桩比较全能,而U2-MINI交流充电桩小巧纤细。之所以打造多种类型的充电桩,也是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为用户带来不同的体验。

解决充电问题,先把自己变成电动汽车车主

邓小颖介绍说,我们是从2012年开始关注充电桩行业的。聚电的创始人贾雪峰曾是投资者的身份,美国的Charge Point模式激发了几位合伙人的冲动,就有了聚电这么一家公司。

而这家公司的最大不同在于,聚电的所有合伙人和高管,30%的员工都是电动汽车车主,他们每天都在感受充电的问题和难点,这也是聚电在充电桩的设计和手机APP的实用性上领先的原因所在。

邓小颖说,“我们的软件合伙人经常开着特斯拉去做专车司机,一来体会充电,二来寻找对新能源汽车有认同感的程序员们。”而“聚电通过充电桩切入到新能源汽车行业,未来是致力于建设让人、车、桩乃至于电动汽车的后市场都变成以车主为中心的便捷使用网络,让电动汽车真正走入智能时代。”聚电新能源总经理邓小颖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充电桩建设会随之加快,要供应大量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充电设施建设远远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中西部地区还很缺乏。所以,紧跟国家政策走,相信到2020年能够完成2万多个充电桩布局,甚至更多。”

充电桩这个行业内的企业不多 ,也不算少,有国企和上市公司,也有聚电这样从用户出发做服务的企业,而究竟这个行业会衍生出怎样的商业模式和生态,聚电可能会是一个很好的观察点。

原标题:专访聚电:从车主角度定义充电桩行业的玩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智能充电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