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智能电网发展新格局 亮点何在?

2015-09-18 13:53来源:《国家电网》关键词: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力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电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功能、业务也会不断延伸。特别是在电力市场化改革下,需要加快打造以智能电网为本体、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的众多利益相关方合作共赢的服务平台,各种灵活多样的商业模式都可以在这里创新发展。这也是电网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另一核心体现。《意见》充分考虑了“互联网+”理念的应用对于智能电网发展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巨大作用,提出探索互联网与能源领域结合的模式和路径,鼓励将用户主导、线上线下结合、平台化思维、大数据等互联网理念与智能电网增值服务结合。依托示范工程开展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服务、可再生能源发电与储能协调运行、智能用电一站式服务、虚拟电厂等重点领域的商业模式创新。上述这些领域,都将作为包括电网、用户、设备、金融等众多相关方参与智能电网建设和运营,推动电力市场化创新发展的广阔舞台。

意见出台后该怎么做?

智能电网的建设具有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并对电工装备、信息通信、材料科学等诸多领域具有巨大带动作用,是新形势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重要抓手。同时,电力供应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国计民生和经济发展,又对保障经济活动平稳运行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因此,《意见》的出台得到了各级政府、相关行业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多地正在研究和部署如何更好地落实指导意见,智能电网或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机遇期,把握这一轮发展机遇,需要在诸多方面做好准备、提供落实保障。

第一,加快打造以智能电网为基础的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发挥电网在与多能源系统互联、与交通系统互联、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等枢纽作用,提高基础设施综合利用效率,全面满足各类用户的多元需求。以此为平台,扩展各类综合服务业务,与智慧城市建设、农业现代化等国家战略有效地衔接。

第二,要更加注重技术标准的建设。智能电网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连接范围、连接对象、连接模式都更加灵活多样。一方面,大量分布式设备、智能终端、电动汽车与电网进行互动,需要实现“即插即用”;另一方面,我国智能电网技术装备从“跟跑者”到“并行者”身份的转变,也为大量智能电网装备输出提供了机遇,因此需要在国际标准、行业标准等多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建设。

第三,将政策扶持落实好、用好。一直以来智能电网在科技创新和示范工程上的成果是非常突出的,但在商业模式特别是新业务运营上的效果并未充分显现,有些领域的投入产出效益还不够好,还有一些领域由于缺少电价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可商业推广的发展模式。此次《意见》明确了从财税、科技等方面支持智能电网发展的政策方向,提出加大国有资本预算支持力度,研究设立智能电网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等扶持政策,支持重点示范项目;鼓励探索灵活电价机制,可以说为地方政府对智能电网示范项目设立灵活电价提供了政策依据。应该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加大示范项目的建设和投入,同时以此为依托,进一步加大在电价政策、商业模式上探索的步伐。

原标题:智能电网发展新格局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智能电网查看更多>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力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