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技术正文

【探究】智能电网中多源多变换复杂交直流系统

2015-09-29 08:28来源:电工技术学报关键词:能源需求可再生能源电能替代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6、电力传输与信息传递技术相互融合

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新能源的接入,电力系统已发展成为一个整合了通信系统和人造物理系统的信息物理能量系统(cyber-physicalenergysystem),电力系统从单向的能量流转变为能量流、信息流的双向流动。

用于智能控制和管理的先进计量设施(AdvancedMeteringInfrastructure,AMI)目前正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美国已经在全国范围内铺设了1000个同步相量测量单元和1500万只智能电表。2012年,美国的AMI的渗透率已高达30.2%。

十二五期间,中国计划安装2亿只智能电表,目前智能电表的渗透率不足40%,但未来将达到90%。在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的前提下,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这必将大力助推电力与信息融合技术的发展。

然而,由于通信网络在电力系统的监测、控制和管理中应用十分广泛,新一代电力系统在网络安全方面出现了新的脆弱性。

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发生的3个真实的网络安全事件(如表1所示),3个事件中核电厂均遭受了网络攻击,其中2010年由Stuxnet病毒引起通过操纵SCADA等控制系统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

此外,广域测量系统以及智能电表的广泛使用对于系统运行者来说增加了系统整体的可观性,但对于恶意攻击者来说,也增加了系统整体的攻击表面,使得信息能量系统的脆弱性问题和安全保障开始得到极大重视。

例如,美国能源部指出,解决信息安全问题是提高全国电力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2011年美国工业部门和政府合作提出了实现能量传递系统信息安全的发展路线。美国能源部也提出了用于防止能量传递系统网络攻击的策略。

在欧洲,由于各国之间电力的互联,特别是超级电网的建立,使得当某个国家的某一地区发生故障时,其他国家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06年的一次重大的连锁电力事故发生于德国,却波及到了法国、波兰、意大利等6个国家的500万人。

因此,当信息和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而使得系统可能遭受网络攻击以后,欧洲更加重视电力系统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研究。

表1 已发生的电力系统网络安全事件

 

原标题:【探究】智能电网中多源多变换复杂交直流系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需求查看更多>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电能替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