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六点看懂万亿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市场

2015-10-13 08:45来源:能源情报作者:张旭东关键词:电力系统地下综合管廊电力电缆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全产业链更具优势

刘振辉:中冶集团在珠海横琴建设的综合管廊达到33.4公里,中冶投资建设28.7km,总投资约22亿元人民币。这是目前国内距离最长的综合管廊,该管廊内纳入了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给水管道、中水、供冷、垃圾真空管等,涵盖了几乎所有地下管线。

综合管廊建设成本在每公里5000万到1亿之间,但依据不同地质条件、施工难度投资额差别很大,还涉及到拆迁等费用。中国在地下综合管廊投资上历史欠账不少,在密集政策推动下,将启动综合管廊建设的大潮。

刘跃飞:依据平均测算,综合管廊建设本身的成本主要涉及施工、管线,管线占总成本的70%左右。走廊建设成本还与建设的仓体、纳入的管线等相关,开挖式施工土建也占部分成本,老城区改造的管廊成本更高。

但纳入管线不断增多的管廊,也有一定的技术和运营门槛。比如根据最近的标准,以往不敢放在管廊中的天然气管道将纳入管廊,天然气面临密闭空间爆炸的难题,这对建设企业是很大的考验。

冷绪中:这意味着管廊不是简单的土建和施工,还需要运营经验,尤其是处理危险气体管道的经验。中冶最初做钢铁厂的管道,涉及到各种危险的气体,都能处理,积累了多年经验,现在做综合管廊可以说适逢其时,是偶然中的必然。

当然,因为综合管廊建设的门槛体现在对产业链的整合能力,很多从事建筑、地铁建设的公司都盯着这块业务。

刘振辉:如果说各家企业的优势的话,应该是产业链实力的比较。具备从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综合实力和产业链优势的企业,在综合管廊建设中更具优势。

综合管廊的收入主要包括水、电、气、垃圾等相关设施的入廊费、财政补贴和运营维护费用。其中运营维护的经验,显得非常珍贵。因为国内综合管廊没有大规模建设,具有运营维护经验的企业较少。

后期服务会成为大市场

刘振辉:燃气入廊,对于运营过各种危险品气体管道的公司有优势。管廊内管线集成多,需要专业的知识和经验维护,未来运营维护公司会转而向入廊企业收取服务费。

李跃飞:地下综合管廊是个系统工程。目前地方政府主要采取的是PPP模式,建成后平台公司运行,约定期限内,政府回购至完全所有。但地下管廊涉及到不同的管线维护,专业性要求高,运营维护可以作为独立的业务开展。

目前,综合管廊的收入包括入廊费、补贴和维护保养费。推广阶段,入廊费的收入并不容易,未来要发展维护保养的市场。比如广州大学城的维护保养就是交给一家运营公司。综合管廊要慢慢成为依靠入廊费和维护费为主。

王瑀:对于入廊的其他企业而言,后期管廊内管线费用可以参照架空线路原来投资和维护费用计算。

原标题:六点看懂万亿级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市场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系统查看更多>地下综合管廊查看更多>电力电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