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评论正文

【分析】工业 4.0 领域的投资逻辑和机会

2015-10-13 09:32来源:36氪关键词:工业 4.0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工业升级领域挖掘了一批优秀的创业公司,并对其中的一些完成了投资。我们认为,制造业的很多行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发生巨大的转型和变化。那些能够利用技术手段推动行业转型和升级进程的公司,则会在转型中获得巨大的成长机会。

基于我们对于工业升级领域的观察以及投资实践,我们认为,在这个领域想要取得成功的公司,有两个核心的要素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是技术基础,一个是市场理念。

自动化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行业。在每个独立的细分行业中,都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自动化设备厂商,很多经过简单的转型后,也能够承担基本的自动化改造任务。但真正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公司是缺乏的。大部分公司解决的还是简单的问题,采用的方法还是国外现成的方案,缺乏对应用场景的深刻理解;相比之下,拥有完整技术能力的公司,在这个方面就会拥有极大优势。

以工业机器人为例,国外的先进品牌已经提供了相当全面的动作接口,应对一般的应用场景,只需要调用特定的接口即可。而国内的很多自动化厂商,对于这些函数尚且无法完全认识、有效利用,更不用说面对复杂应用场景时能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了。

在有技术基础的同时,我们还希望公司的创始人和管理团队对于市场有着超越常人的敏锐感知。在这样一个全新的领域当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时候甚至连终端公司本身都未必能准确的了解自己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执行公司对该行业有深刻的理解,真正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产生实际的价值。

以上两个方面是对于项目的基本考核,在此之外,在具体行业和切入点的选择上早期机构应该如何做抉择?

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德国、美国还是中国,在制定相关政策过程中,都将工业升级确定为一个长期的、持续的发展目标,至少有着 10-20年 的培育和发展周期。对于早期投资而言,这个时间似乎过于遥远。但如果站在工厂和企业主的角度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这个过程本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会有一个进化路径。 (如下图所示)

【图:工厂的进化路径】

对于工厂的决策者而言,他们更关心的往往是短期的价值。因此,实施时间短、门槛低、见效快、回报周期短的项目和产品可以在短期内迅速的获得认可。比如说,针对单个产品、单个工作流程、单个行业切入的自动化项目,在试用后能够快速推向市场,并快速走向复制。而更长远的目标和更长期的价值实现,往往需要在企业尝到甜头之后,才能逐渐得到推进。因而在大的投资逻辑上,我们也愿意遵循这个行业的进化路径去有步骤地安排投资。

对于具体的投资项目,明势资本的逻辑可以概括为: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全产业链布局。

【图:智慧工厂的层级】

在我们的设想中,未来一个标准的 “智慧工厂”,应该具有如上图所示的五个层级。这可以说是在工业 4.0 理论指导下的一个长远而综合的目标。在这个层级中,底部的层级更偏重于执行,而顶部的层级则更偏重于决策,中间层级则负责各项事务的衔接、通讯和管理。

原标题:分析:工业 4.0 领域的投资逻辑和机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工业 4.0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中国制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