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市场正文

对煤炭的未来失去信心了?No!有理有据的内容绝对说服你

2015-11-17 08:41来源:中国煤炭报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行业煤炭市场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最现实的是,即使是清洁煤,也比其他能源更便宜

先说说煤炭可以实现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的问题,尽管说了千万遍,现在依然要说。很多人不支持开采、利用煤炭,很大程度上是觉得煤炭破坏环境、“脏”。但殊不知,伴随技术进步,我国煤炭资源已经可以实现环境友好的绿色开发(有些原本土地贫瘠的地区,因煤炭开发的复垦反而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在利用环节,基于超低排放的燃煤发电技术已经成熟。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华集团董事长张玉卓介绍,燃煤发电超低排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很显著。燃煤发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所增加的成本不到0.02元/千瓦时。目前燃煤发电0.3~0.4元/千瓦时左右的上网电价,远低于天然气发电0.8元/千瓦时左右的上网电价。也就是说,用煤发电达到同样的排放甚至更低,成本是天然气的一半。如果全国燃煤发电机组全面应用超低排放技术,煤电主要污染物排放较2013年可降低约90%。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减排也非常重要。如果全球燃煤电厂效率从目前的35%提高到目前最为先进的45%左右,全球燃煤发电可减排二氧化碳40亿吨。未来如逐步用先进的超超临界机组替代老旧机组,中国在装机总量持续增加情况下,燃煤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仍可保持基本稳定。

同等热值的煤炭价格不足汽柴油价格的1/9,也不到天然气价格的1/3。燃煤电厂的发电成本约为太阳能和风能的1/4和1/2,大概是核能的1/3多。

没了煤炭,新能源能保障我国能源稳定供给吗?

答案当时然是:不能!

在未来能源发展中,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确实是方向,但在可见的未来也并非无限制的增长,面对我国巨大的能源需求,其多大程度上可以保障我国能源稳定供给?

先看水电。水电虽不会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但是,如果从对流域生态系统影响来看,水电开发后带来的污染影响极大。姑且不再展开,单纯就我国水电天花板来看,近年来水电快速发展,已达到3.02亿的装机,占我国总装机的22%,占全球的1/4。但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我国已经查清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和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为6.944亿千瓦、5.416亿千瓦和4.0179亿千瓦。“十三五”再增1亿千瓦,之后,水电开发程度东部和中部达到80~90%,西部水电开发也超过50%,已几近天花板。

再看光伏。我国当前13.6亿千瓦电力总装机中,光伏装机仅为0.19亿(且已过剩、发电成本是煤电的4倍、长期依靠补贴生存),占比仅为1.4%。据“十三五”相关规划,到2020年光伏总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虽然较0.19亿是大幅增长,但就2020年预计全国电力总装机18亿千瓦,1.5亿千瓦也仅占8%。如果说再往今后10年展望,不如拿比我们光伏产业起步早、发展快的美国来看一下。

据福布斯网报告,2013年,美国光伏发电达到了830万兆瓦时。相较之下,10年前这个数字仅为6,000兆瓦时。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说太阳能革命终于来临了呢?先别急着下定论。即便在经过了十年的迅猛发展之后,太阳能产业也只是在美国能源构成中勉强占据了微不足道的一席之地。事实上。目前的太阳能发电量仅仅相当于美国垃圾场沼气发电的电量(通过燃烧从市政排污系统收集起来的人类废弃物,每年就可以产生730万兆瓦时的电能)。当你将美国的所有能源消耗都计算在内时,你会发现,在每年高达96.5千兆英热单位的总消耗量中,俘获的太阳能才不到1千兆英热单位。

再看核电。截至2014年底,我国核电装机0.2亿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的1.4%。核电建设周期长,目前在建的核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已经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规模1.2亿千瓦左右,折合标准煤仅1亿吨,已经接近极限。而且中国的铀原料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90%。况且大家都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为全世界敲响了安全警钟,考虑到核电的安全性,工业先进的德国,已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已成为首个彻底放弃核电这一能源方式的经济大国。在目前阶段,大规模发展核电,无论从安全性、经济性(成本约煤电的3倍),还是从铀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关乎能源安全)来看,都值得慎重考虑。

至于风电,仍存在设备利用小时数低、发电成本高、风能不稳定等技术经济问题,且目前中国已是全球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出版的《全球风电发展展望2012》,2030年中国风电新增2.7亿千瓦,恐已近极限。

再看核电。截至2014年底,我国核电装机0.2亿千瓦,仅占全国总装机的1.4%。核电建设周期长,目前在建的核电装机容量约3000万千瓦,已经是全球发展最迅猛的国家;预计到2020年装机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据预测,到2030年,核电规模1.2亿千瓦左右,折合标准煤仅1亿吨,已经接近极限。而且中国的铀原料进口依存度已经超过90%。况且大家都知道,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为全世界敲响了安全警钟,考虑到核电的安全性,工业先进的德国,已计划在2022年底之前关闭国内所有核电站,已成为首个彻底放弃核电这一能源方式的经济大国。在目前阶段,大规模发展核电,无论从安全性、经济性(成本约煤电的3倍),还是从铀原料的对外依存度(关乎能源安全)来看,都值得慎重考虑。

至于风电,仍存在设备利用小时数低、发电成本高、风能不稳定等技术经济问题,且目前中国已是全球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出版的《全球风电发展展望2012》,2030年中国风电新增2.7亿千瓦,恐已近极限。

原标题:对煤炭的未来失去信心了?No!点进来,有理有据的内容绝对说服你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炭企业查看更多>煤炭行业查看更多>煤炭市场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