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市场正文

“超级电池” 理想到现实有多远?

2015-11-17 11:33来源:每日汽车作者:胡琼关键词:超级电池续航能力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为什么实验已经成功,而投入到运用却还有这么远的路?

“车用动力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比能量、能量密度、比功率、循环寿命和成本等”。一位自主品牌新能源事业部的负责人解释说:锂电池的发展线路很多,均需要长达数年的时间对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寿命及成组技术进行实验验证。而这其中最需要时间的就是对电池寿命的检验,这需要不断的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来检验它的衰竭程度等。

这位负责人说,电池的发展趋势是往能量密度更高的方向发展,也就是在有限的体积空间内搭载更多的能量,但是能量密度越高,潜在的危险系数也将随之提高。

另外,在生产可行性上也需要长达两到三年的时间来检验制造可行性。因为一款电池从实验室走向生产,在制造过程中对生产设备、工艺路线、制造环境等都是有很高要求的,制造可行性是需要较长时间验证的。

“毕竟,实验室里的创新和投入批量生产不是一回事。” 这位负责人称。

超级电池”难显身手

“技术的进步需要不断的积累。现阶段可能大家对电池技术的渴望强烈,所以会觉得发展比较慢。”另外一位汽车行业的从业人员说,现在电池产业处于一个量变过程。

其实关于各种“超级电池”的消息,已经早有出现。不仅是国外,国内也不乏对于电动电池的研究。

早在去年,淄博一家国企研究所就研发了一种“非对称性大动力稀土电容电池”,据称,这种电池对小轿车试验单次充电可跑800公里。目前使用该种类型电池的大巴车充电一次已经能连续行驶300公里以上。据该项目的负责人介绍说,稀土电容电池制造成本仅有锂电池的一半,在经济性以及安全性上也有极大优势。

另外,还有一种续航与充电能力都堪称“恐怖”的超级电池出现在天津市空港经济区,由一家叫极致动力研发的这种超级电池,充满一次电仅需3-5分钟,并且具有可回收的环保特性。该公司董事长魏喆介绍说,该公司生产的超级电池现在主要应用在大巴车以及码头吊取集装箱的吊车上,一辆电动大巴车需要297颗电池。

“首先运用在大巴上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巴的运行线路固定,使用环境相对私人消费市场的乘用车更为受控,便于集中管理和监控。” 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解释说。

原标题:“超级电池”,理想到现实有多远?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超级电池查看更多>续航能力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