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政策暖风吹热充电桩市场 多种模式争相填补空白

2015-11-25 17:09来源:城市商报作者:曾雅文关键词: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回顾这一个多月,政策文件密集出炉,政产商学会议扎堆召开:11月5-7日,2015国际能源论坛在苏州举行,11月11日,第三届中国锂电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在武汉开幕,11月16-17日,第六届新能源汽车峰会在上海举行……仿佛一夕之间,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暖春,尤其充电桩板块,晋升新的投资热门。各路资本闻风而动,亦搅动了苏州这一方水土。

过去电动车私乘推广慢 充电设备滞后是主因

作为国家“十城千辆”试点城市之一,苏州2013年又入选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在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一直步履稳健。

据苏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万肆洪介绍,2014年苏州投入商业运行的新能源车辆达到1300辆,超额完成当年向省政府承诺的800辆目标,苏州成为继南京之后第二个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突破1000辆的城市。

不过,记者注意到,这1300辆新能源汽车主要是非乘用车,包括公交、物流、电力、旅游等;且其中纯电动车约为550辆,不足半数。私人领域的观望态度显而易见。市经信委一名工作人员透露称,在极少量的私人消费,也是买油电混合动力的多,纯电动的少,走在路上实际还是烧油为主”。“

实际上,对于私人领域的电动汽车消费,财政补贴力度蔚为可观。按去年最高档位的补贴来算,国家、江苏省级和苏州市级对一台纯电动乘用车的补贴总额达到12万元;根据今年新出台的补贴标准,这一总额也达到了11.4万元,假如客户入手一台2016款400精英版比亚迪e6(市场指导价约为33万元),补贴后现价仅需21.6万元,符合规定还可免征购置税。遑论电动车的百公里耗电费用折算下来还比汽油车低。

有大额补贴撑腰,电动乘用车还是销量“扑街”,一位使用过纯电动汽车的电力行业人员告诉记者,撇开技术、质量、保修等进阶性问题,充电桩才是横在消费者面前的一只拦路虎。

《发展指南》索引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2万辆,与此同时,全国实际建有充换电站780座,直流充电桩3.1万个。据此计算,每4辆新能源车共享1个充电桩。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车桩比应该是在推广初期1:2.5(住宅1、工作场所1、公共场所0.5),以后逐步降至1:1.5。目前的充电桩数量显然无法满足需求。

有人形象地指出,电动车和充电桩的关系就像“鸡和蛋”,一方面电动车的普及需要充电网络做支撑,而另一方面只有在电动车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时,充电服务才能降低成本,实现盈利。此前由于国家的扶持,电动车先跑起来了,但后劲不足;而充电服务企业受制于技术、盈利等种种原因,按兵不动。结果造成充电桩的建设速度远滞后于电动车的推广速度。

充电桩被政策扶上了马 千亿级市场引来企业抢滩

记者梳理发现,实际上苏州早已注意到充电桩之难。2014年的《苏州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市级财政补贴实施细则》中,已经提到“对充换电服务运营单位承建的充换电设施费用,市财政给予15%补贴。”2015年的细则中调整为“对具备监控充电运行设施的公共服务领域充电设施建设服务运营单位予以补贴,按充电桩充电功率,直流充电桩每千瓦补贴600元,交流充电桩每千瓦补贴400元。”

原标题:政策暖风吹热充电桩市场 多种模式争相填补空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