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充换电站市场正文

政策暖风吹热充电桩市场 多种模式争相填补空白

2015-11-25 17:09来源:城市商报作者:曾雅文关键词:充电桩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对比之下,相较于单一的财政补贴,这次《指导意见》和《发展指南》在详尽程度上令人感动。业内人士指出,可以看出文件做了大量调研,在商业模式、产品应用、投资方式等方面指点全面,正是目前行业所需。

“其实技术上,充电桩已没有什么问题,之前的难点比如电桩的匹配性,由于国内没有统一的标准,市场比较混沌,不同品牌可能给不同车型研发了不同的电桩,接口无法兼容”,苏州供电公司工程师魏嘉昶认为,从意见到规划,国家正在一步步分类和细化,让企业有据可循。

此次国家政策的出台,唤醒了沉睡中的充电桩市场,处于蛰伏状态的各类企业纷纷摆开抢滩架势。前述电力人员表示,配套是个基础性问题,是块大蛋糕。之前特斯拉一直“想进军中国市场,就是为了抢占电桩标准的主导权,大家都明白这是充电服务的入口”。

这块“蛋糕”有多大呢?根据17日披露的《发展指南》测算,2015-2020年,我国需要新建集中式充换电站超过1.2万座,分散式充电桩超过480万个。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国内充电桩数量将扩大百余倍,直接市场规模达千亿级。

值得留意的是,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加速成长。公开数据显示,经过数年沉寂,中国的电动汽车销量在2014年最后4个月出现突飞猛进,仅2014年12月乘用和商用电动汽车的销量就达到了2.7万辆,几乎达到当年1月份的30倍。据工信部官网近日更新,今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0.69万辆,同比增长3倍;1-10月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达11.06万辆。放到苏州来看,经信委公开信息,今年1—9月份我市已推广新能源汽车2242辆,远超去年全年总数。

电动车在前跑,充电桩要跟上来,分析人士判断,充电桩已站上风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将引来新的爆发期。

企业摩拳擦掌忙创新 花样“种桩”模式在苏城冒头

采访中,市经信委新能源推进办有关人员向记者表态,充电设施建设和服务是非常市场化的行为,对全社会放开,政府鼓励民间资本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据悉,苏州目前已建成投用新能源汽车充电站11座,充电桩427根。

政策支持,门槛放开,带来了民间资本躁动,也带来了活跃的模式探索。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苏州市场已经出现不同的电桩建设业态。

早期企业,如一直在公共领域发挥中坚作用的国家电网苏州公司,重点发力城际高速公路充电站、公交充电站等;苏州本土电动车行业“龙头”金龙客车,则依凭在电动客车销售上的领头优势,自建自用,稳打稳扎。当然,不排除随形势变化还会不断调整。

相比之下,最近冒出来的新锐如星星充电、绿能宝、e交通,则表现更为灵活,玩起了众筹、互联网+、分时租赁等新颖手段。

场地众筹

其中,江苏万帮新能源旗下“星星充电”表现尤为高调。从9月底开始,该公司已先后在苏州、北京、上海、广州四市启动“桩”点计划,采用“场地众筹”方式免费种桩,首批规划苏州3000个、北京1万个、上海1万个、广州4000个。

原标题:政策暖风吹热充电桩市场 多种模式争相填补空白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充电设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