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全文】甘肃十三五: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行动 着力打造清洁能源大基地

2015-12-03 10:4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十三五规划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发展,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强化质量强省意识,瞄准国内外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质量效益、能效环保、安全生产等水平,推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新型煤化工、有色冶金、高端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实施“互联网+制造”行动,加快互联网技术在企业生产、销售、管理全过程的综合集成应用。围绕重点产业的核心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开展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提高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提高产品质量信誉、品牌附加值和企业软实力。重塑原材料工业竞争新优势,加快由基础原材料大省向材料加工大省转变。

(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公共安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作为新兴产业的主导产业来打造,实施优势产业链培育行动,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建设以河西走廊为重点的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加快电力外送,扩大就地消纳,推动河西走廊新能源基地发展。大力发展新材料,培育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聚焦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产品和应急装备、核产业等新兴领域,加快产业化步伐,推进民用核产业园区建设,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新进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发展智能化产品,实现智能制造新突破。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兰州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发展现代中藏药、生物制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做大做强陇药产业。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壮大信息技术产业,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加快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提升各类园区产业承接、孵化、培育能力,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顺应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新态势,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信息消费、保健养生等产业,促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培育新的消费业态,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物流集散中心建设,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高起点挖掘谋划整合旅游资源,增强优势品牌国际影响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建设大景区、名城名镇和少数民族特色城镇,优化旅游环境,强化基础设施和旅游业配套功能,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旅游强省。健全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兰州区域性金融中心。提升重点领域信息化水平,开展网络提速降费行动,发展新兴信息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大力发展特色保健养生产业,推进医养融合,建设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

(五)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增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具有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的农产品开发,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推进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突出区域特色,明确发展定位,优化布局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格局。加快国家级与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旱作农业示范区、农垦国有农场、特色产业种植基地建设,示范引领全省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草食畜牧业、优质林果、设施蔬菜、中药材、现代制种、酿酒原料等优势产业,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地域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立农业农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科技创新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保障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保障能力

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西部地区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机遇,科学布局、统筹规划,实施重大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工程,加快交通、信息、水利、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通外畅、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和综合网络体系,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一)完善交通路网。交通是我省短板和瓶颈所在,也是优先发展领域。实施“6873”交通突破行动,统筹规划建设公路、铁路、航空、管网、邮路等配套支撑的交通运输网络。强化国省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等骨干路网建设,加快省际出口通道联接,推进省内一般干线公路联网加密,加强地级行政中心和县级节点、重要交通枢纽、物流节点城市和重要旅游景区道路联通。加快推进兰州城际快速路网和区域路网建设,提升中部地区通达能力;以构建东西千里大通道、南北横向高速通道和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强化与周边省区区际联通。拓展省内通达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网络,加快通用机场建设。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增强重要节点城市交通支撑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畅通信息高速公路。实施网络强省战略,加快构建高速、移动、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推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工业互联网发展,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设立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规划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增强网络容量和传输能力,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信息惠民试点城市,组织实施“宽带乡村”和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推动电信、广播电视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加强基础测绘,完善地理信息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加强信息安全建设。

(三)强化水利基础设施。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着力实施“6363”水利保障行动,加快以引洮二期、白龙江引水、引黄济临和中部生态移民扶贫开发供水工程为重点的骨干水利工程建设,构建区域协调的水资源配置体系、保障有力的区域供水体系、安全可靠的农村供水体系、增产增效的农田水利体系、防控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人水和谐的水生态保护体系,基本实现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安全。推进水源工程、供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一体化建设运行。开展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水利工程股权出让、委托运营、整合改制等建设运营模式。推进水权水价改革。明确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促进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