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供给侧改革的中国式逻辑与国际范

2015-12-07 14:22来源:佛山日报作者:刘胜军关键词:售电侧改革需求侧管理供给侧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供给侧改革”后,还要出国抢马桶盖吗?

最近,“供给侧”这个词儿突然冒了出来,我第一眼看见这词时,第一反应是难道进口护肤品、服装、马桶盖神马的关税要降了?这么想并不是看不起国货,而现实是当中国的高铁卖到了欧美之际,中国游客却还在日本哄抢购买马桶盖;国内的奶粉在滞销,而国外的奶粉却被我们抢购得脱销;钢铁的产能已经过剩,新的钢铁项目却还在上马……

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面临“滞胀”困境。对于增长乏力,此时凯恩斯主义开出的药方是:需求不足,政府应该刺激需求。显然虽满足了官员干预经济的“动物精神”和英雄主义情结,却属于徒劳无益。而供给经济学此时开始崭露头角,提出问题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出了问题,不该生产的生产太多,同时消费者需要的东西缺乏供给。在这种情况下,简单刺激需求,只会令问题变得更糟。

那么如何让供给变得有效?供给经济学理论给出的意见是,改善供给的关键是提供恰当的激励:第一,减少政府管制,促进企业家的创新;第二,降低税负,提高个人和企业家工作的积极性。要刺激生产必须增加资本积累并刺激个人的生产积极性。减税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有力的措施。以拉弗曲线为中心的减税理论是供给学派的中心。供给经济学的精神实质是对“小政府,大市场”、自由竞争和企业家精神的坚定信仰。例如,乔布斯发明了iphone手机,iphone手机的供给自动创造了巨大的需求。美国消费旺盛的背后,则是企业家源源不断的创新供给。

现在我们的消费者买马桶盖都要到日本买,买奶粉,都要到国外去带,这正是微观的供给质量不足造成的。或许与凯恩斯主义的立杆见影不同,供给经济学要求的是大胆的减税、痛苦的结构性调整、自我革命的简政放权。政治家必须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心胸、力排众议的勇气、不畏阵痛的定力,才能将供给革命进行到底。

供给改革的国际范

供给经济学(sup-ply-sideeconomics)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拉弗因为提出著名的“拉弗曲线”并在80年代跻身里根总统经济顾问而最为知名。虽然,供给经济学问世之初,是不入流的,甚至被里根初选时的党内竞争对手老布什指责为“巫术经济学”。恰逢70年代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主义遭遇滞胀困境,成就了供给经济学。

(作者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执行副院长)

美国:里根经济学

让供给经济学从巫术变成魔术的是美国总统里根。他选择供给经济学作为自己的政策指引,并非偶然。作为一个演员,里根却具有堪比哲学家的朴素价值观。基于对于回归市场力量的坚定信念,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后,果断推行“30%减税计划”,个人最高税从70%降为28%、企业所得税从46%降至33%。但减税存在“时滞效应”:税率的下降立竿见影,但税基的扩大却需要时间来培育。在顶住压力的情况下,美国经济再度起飞,不仅成功帮助美国经济挣脱了滞胀的泥潭,而且财政收入飞涨,里根也因此获得连任。舆论把里根评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总统”,和罗斯福并列。

原标题:中国拥抱供给经济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供给侧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