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评论正文

供给侧改革的中国式逻辑与国际范

2015-12-07 14:22来源:佛山日报作者:刘胜军关键词:售电侧改革需求侧管理供给侧改革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进入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与“售电侧改革”一样成为一个受广泛关注的热词。根本原因也许在于它实实在在地击中了现实的痛点。精英们关心它能否帮助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老百姓也急切地想得到“何时可以不再需要去抢购外国奶粉”之类的答案。“供给侧改革”的背后,将充满着发展与质量、短期与长远、路径依赖与自我革命等诸多对抗,也酝酿着创新、效率、幸福等强大活力。显然,供给侧改革并不是关于“里根经济”经验能否在中国复制的简单问答,那么,它又有着怎么样的中国式逻辑?作为对凯恩斯主义的反思应对,它又将如何面对不再是“皆大欢喜”的现实挑战?

本期观潮将追根溯源,梳理从亚当˙斯密理论到凯恩斯主义,从供给经济学到新供给主义等经世之思,观察在人类不同发展阶段的改革博弈、魄力和艺术,以为分享,以助新思。

经济发展告别兴奋剂模式

文/马光远

可以说,从注重“需求端”到注重“供给端”,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官方经济学思想转变的必然选择。

在过去通过需求侧管理经济的政策:一方面,具有短期性,除了在一个平面水平上扩大产能,其实无助于经济潜在增长率的提升;很多行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政府投资的边际效应在急剧下降。

中国经济要实现突破,关键是如何突破增长的瓶颈,通过结构性的改革,破除经济增长的障碍,提升潜在增长率。从长期看,经济增长取决于长期潜在增长率,也就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所以要实现长期可持续增长,仅靠需求侧的政策是不足的。必须通过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来提高潜在增长率,也就是改善供给侧。这即是“供给经济学”的基本要义。

供给学派认为供给是实际需求得以维持的唯一源泉,强调决定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都是经济中的劳动和资本的配置与有效利用,供给学派成为上世纪80年代美国里根政府的官方经济学,并指引其完成经济改革。

时下中国经济学思想转向“供给侧”的时代背景尽管和当年美国经济面临的环境不同,但又有很多相似之处。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泰勒˙考恩在其《大停滞》一书中,谈及上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停滞时将原因归结为两点:一是低垂的果实,也就是好干的,容易干的产业都干完了;二是美国进入了科技高原,缺乏重大的创新。这和时下的中国经济非常相似。

经济增长的供给端因素,笔者认可经济学家蔡昉的说法,指“构成后发国家增长瓶颈的生产要素供给和生产率提高能力,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供给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就供给端而言,中国无论在制度供给、技术供给以及人力以及社会保障供给层面,都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也就是说,所谓“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在制度层面,构建跨越中等陷阱必须的现代金融、产业、财税等制度体系,放松各种管制,打破垄断,释放民间资本的活力;在技术层面,通过营造激励创新的生态,实现创新驱动;在人力层面,通过教育制度改革,实现人力资本的跨越;在社会保障层面,通过提升社保水平和改革收入分配,实现共享发展。

毕竟,一个运动员最终的成绩取决于其体能,而不是靠兴奋剂。这就是中国供给经济学的真正内涵。

原标题:中国拥抱供给经济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售电侧改革查看更多>需求侧管理查看更多>供给侧改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