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储能充换电站技术正文

智能充电桩新玩法:未来充电模式是这样的!

2015-12-08 11:06来源:第一电动网作者:朱玉龙关键词:充电桩无线充电电动汽车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需要说明的是2014年,日本的电动汽车存量是10.8万,私人除外的充电桩设施是1.1万,啥意思呢,其实日本的私人充电桩(Mode2 和Mode3)在家里自己用的,其实并不是计入在这个范围内的。

图1.2 截至2014年亚洲主要市场,电动汽车与充电设施的存量对比

从整个城市来看,我们可以分两类:

1)目的地充电:购物场所、名胜观光区、游乐、医院、公园、美术馆、高尔夫球场、旅馆、酒店、饭馆

2)应急充电:加油站、高速公路、高架道路、铁路、空港

图 2.1 充电设施布置

从性质上分,未来的情况如图2.1所示一样,所有的运营实体都在尝试,车主在哪里,车主会在哪些地方大量使用充电,如果这个利用率提不上去,也就完全没有安装充电桩的商业可能性。

应急的充电站,其实是一个双刃剑。要车主等在边上不能久离的。有个很有趣的概念是,车主在快速充电的时候干嘛,说到底,应急充电也要给车主一个目的性他才会常去,否则这些应急的利用率就可想而知。

充电设施的投资,目前在国内已经从比谁做得早开始比谁更有钱了,从日本来看,由于电力的问题,其实与国内的问题比较类似。国内的东部大城市,其实都是输入性的电源供给,都缺电的。 这么多桩下去(如果都保证一定的使用率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大量的数据采集来支撑,原有的电网功率需求就会完全改变了,至少需要加一个分表。

本段小结:

核心的一个计算量是,多少年能收回投资。设施适度提前和车辆的大规模铺开,是一个促进的关系。按照一个2020年500W新能源车辆设计的几百万桩,确实有些规划出来的味道。

短期内,充电桩企业,特别是真做桩的企业是要营业额上升了。这些投入和投资到底是否有效,我真是存在疑点,这本身就是给电网增加了用电的去处,也是增加了局部的负荷。

推荐阅读

充电桩盈利难 全生态系统会成为出路吗?

三个值得中国借鉴的充电设施运营商业模式

原标题:未来充电模式是这样的!揭秘智能充电桩新玩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充电桩查看更多>无线充电查看更多>电动汽车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