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青海十三五规划印发:落实电改 打造全国最大的水、光、风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全文)

2015-12-21 11:08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风电十三五规划十三五电力规划清洁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扩大对外人文交流。充分发挥民族人文优势,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旅游、卫生、环保等领域合作,着力提升外事、侨务工作水平,形成主要面向中亚国家的人文交流中心。开展教育交流合作,扩大与相关国家互派留学生规模,鼓励有实力的高校联合办学。推进科技领域交流合作,吸引境外科研机构与我省共建国际化创新载体,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医疗卫生交流合作,在高原医学、中藏蒙医药、地方病防治、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建立密切协作关系。推进对外文化体育交流合作,提升环湖赛、文化旅游节的层次和规模,积极与相关国家互办文体活动,支持文化企业开展境外商业演出和发展文化贸易,努力构建人文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六)提升对口援青水平。不断丰富对口援青内涵,积极构建统筹协调、务实高效、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推动与援青地区和单位的合作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发展。深入实施对口支援青海藏区和东部贫困地区规划,突出人才和智力帮扶,进一步形成与时俱进的援青工作新格局。认真落实援青工作各项制度,强化服务保障措施,发挥援青干部桥梁纽带作用。完善省内对口帮扶机制,加大省直单位、西宁和海东市、高校、省属企业在扶贫、教育、卫生、科技、干部等方面对藏区尤其是基层的支持力度,做深做细做实帮扶工作。加大与援青省市的经济合作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注重强化产业合作,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互利合作共赢和自我能力提升。

八、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提升民生水平,着力解决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民众创业创新的能力不足等问题,力争部分民生工作走在西部前列,使各族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一)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动员全省力量,创新工作机制,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扎实开展扶贫攻坚,确保2020年实现整体稳定脱贫。坚持精准识别,摸清搞准扶贫对象,因户施策、动态管理。对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和务工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有针对性扶持其发展;对“一方水土养活不起一方人”的贫困人口,进行易地搬迁扶持;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对因病因残致贫的贫困人口,通过医保政策衔接加以扶持。实行扶贫线和农村低保线“两线合一”,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大力推进实施我省藏区和六盘山两个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把政府扶持与群众自力更生结合起来,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施脱贫工作责任制,对贫困地区重点考核扶贫脱贫成效。

(二)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有效供给。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入手,改进工作,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实现义务教育、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环境保护、便捷出行等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盘活财政存量资金,提高财政资金整体使用效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资金投向公共服务领域。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贫困和偏远地区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逐步缩小政府直接承办范围,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实现政事分开。

(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加快构建育人为本、公平普及、注重质量的教育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办好特殊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全面普及15年免费教育,抓好农牧区“控辍保学”,基本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以市场为导向,优化招生、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机制,推动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加快向应用型、综合型高校转变,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彰显特色。支持青海大学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现代大学。办好青海开放大学,畅通继续教育、终身学习通道。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坚持把双语教育贯穿始终,从幼儿园抓起,实施双语特岗教师计划和中学理科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全面提高民族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对口支教政策效应,扩大省内外异地办班规模。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远程教育,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实施乡村学校和教师支持计划,推进城乡教师交流。健全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着力培养双语兼通、“双师型”教师和学科领军人才。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

(四)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发展产业和保护生态增就业、推动创业带就业、加强培训促就业,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不高于全国水平。科学分析预期就业人口数量,制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更多岗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整合完善人力资源市场,打破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性别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健全促进就业的体制机制,完善财政保障、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政策,发挥中小企业就业主渠道作用。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和创业引领计划,继续开展对大中专未就业学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新成长劳动力的免费培训。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促进劳动者自主就业。实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完善对就业和生活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实现用工和培训的供需对接。建立和谐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合法权益。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能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风电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十三五电力规划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