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煤气能源市场正文

犀利!是时候改变「富煤缺油少气」的思维定势了!

2016-01-05 15:31来源:中国能源报作者:华贲关键词:燃煤发电清洁煤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3“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经验不可复制”论

2014年美国天然气总产量已居世界第一,半数是页岩气,带动了世界能源“静悄悄的革命”,鼓舞了页岩气资源至少与美国同样丰富的中国。但总有人找各种理由加以否定。加州一个气田资源原估计过高,嗣后宣布数据调整,被夸大为“美国页岩气谎言”。水力压裂作业对浅层地下水可能的影响被说成“遭到普遍反对”。更有人以中国页岩气埋藏深、在山区多、管网建设跟不上等原因,而宣扬“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成功经验不可复制”。

中石化涪陵页岩气项目成功的事实足以粉碎这些论调。涪陵页岩气的井深大多在2000-3000米,深于北美大多1000米左右的井深,短短半年单井成本已由1万元降低到6000元左右;钻井、分段压裂等装备也已国产化。井越深对地下水的影响越小。

各国国情不同,并不需要“复制”别人做法,也没有必要在崎岖山里全靠高成本管网外输。中国采用就地液化、集装箱多式联运供LNGV燃料模式正在引领世界。

4“天然气是巴黎香水,太贵、用不起。”

这也不是事实。就国产气来说,国家发改委按照“成本加成法”规定的国产天然气出厂均价到2011年也还只有1.15元/m3;近年来几个成功开发的页岩气项目的成本也只有1.4元/m3左右。进口气价多与油价挂钩;前几年高油价时,土库曼管输气1.74元/m3。部分LNG合同长期协议价较高。此次油价“跳水”后均将回落。新的进口项目价格将趋于合理。

只要深化改革、以依法治国替代计划经济的行政审批,消除垄断所致多层交易和层层加价,完全可以国内资源为主(七成),以进口作为补充,使国内天然气价格保持高效利用,相对于终端燃煤有竞争力。

5“走出去论”和 “留给子孙后代”论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特别是在面对近期难以用进口补充国产量的局面时,无疑是必要的;但须遵循市场规律。把国内资源“留给子孙后代”的论调是小农经济思维的伪命题,实际上是不积极扩大国内油气产量的借口。历次能源转型从来都不是因为“枯竭”,而是以科技进步推动的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满足新的需求,迫使既有能源退出市场。

到本世纪中后叶,气候变化倒逼和科技突破就将使可再生能源超越化石能源而成为占比最大的、廉价而清洁的一次能源了。后代并不需要我们留给他们油气能源,何况他们开发利用任何资源的技术会远比我们这一代高得多。

6“煤制气”、“零排放煤电”、“清洁煤和可再生能源可以实现低碳”论

近年来中国煤制油、煤制气项目爆发式增长。在建的煤制油项目产有3000 万吨/ 年,煤制气国家规划2020 年是500 亿m3/a, 而实际在建和准备建的产能已达2000 亿m3/a。这些项目的经济可行性研究都是基于低价的煤和高价的石油,并且把环境污染、水资源耗竭和碳排放等代价完全推给社会成本而做出的,是投资者的眼前利益和地方政府的GDP政绩所驱动。从生命周期来分析,“煤制天然气”的碳排放总量是天然气的数倍。

必须指出,发达国家煤电90%用于发电,但占发电总量不到一半。而中国发电用煤只占55%;燃煤发电总量占比一直在七成以上。 “可实现低碳的清洁煤”是指带烟气碳捕集和封存(CCS)的煤电。迄今CCS无论投资还是发电成本都要增加60%,这大大降低了其经济竞争力。2009年IEA曾预计2020年带CCS利用的煤可达10%的前景看来几无可能。上海外高桥三厂煤耗只有275gce/kWh。但是所称的“污染物近零排放,指标低于气电”,是指NOx、SOx等部分指标,碳排放一点也不少。

7问题归结于沿袭下来的体制和机制导向

“富煤缺油少气论”的思维定势得以延续至今,是由于既有利益格局需要固化的思维模式。既有利益格局并非我们社会制度固有的,而是近30多年来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而对央企、地方政府实行激励、考核、优惠措施的“副产物”: GDP在政绩考核中的权重过大,央企发展目标唯“做大做强”,缺乏对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益、国际竞争力等的要求;给予金融、资源、垄断地位等多方面优惠却放松监管;以计划经济模式管制市场价格,但定价和许多政策研究却又依靠在央企下属研究机构和智囊等。这是眼前利益遮盖和弱化了国家长远利益的症结。

结语

转变思维定势,遵循经济—能源--环境发展的历史规律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适应能源环境新生产力的发展;依法治国,界定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中国一定能够为实现绿色、低碳、科学发展的中国梦打牢坚实的能源环境基础。

文/华贲 (供职于华南理工大学天然气利用研究中心)

原标题:犀利!是时候改变「富煤缺油少气」的思维定势了!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煤发电查看更多>清洁煤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