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辽宁十三五规划:深化火电重点行业综合治理 研发5兆瓦以上大型风电机组(全文)

2016-03-24 12: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辽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一节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坚持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创新型企业,建设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形成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科技型龙头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新格局。

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政策扶持机制,提升高新技术企业规模。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研究院和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鼓励推动更多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开展中小微企业培育工程,形成一批具有自主核心技术和行业竞争优势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

加快高新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创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与创新要素有效融合。开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科技重大专项,培育和发展科技服务业,提升高新区产业竞争力。

加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依托高新区以及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打造梯级孵化体系。完善创新创业的服务模式,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支持中介机构为创业企业提供法律、知识产权、财务等服务,支持创业孵化机构打造“无费区”。重点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

第二节 发挥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以建设沈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重要载体,打造创新高地,引领、示范和带动全省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高质量、高水平推进沈阳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围绕探索出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新路径,着力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国企改革、人才支撑、对外开放、行政改革等重点领域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建设大连区域性创新创业中心。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组建若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国家级科研机构与地方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中科院的深度合作,推进沈阳材料国家实验室、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建设。

第三节 提升创新保障能力

以提升创新基础能力,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为重点,加强创新保障体系建设,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提升创新基础能力。面向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布局建设共性、专业、综合服务等三类创新平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重大产学研合作项目,强化科技服务基础条件。围绕重点领域布局、重大前沿性和产业性技术研究,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重点实施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项目,重点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室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建设,重点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重点培育一批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创新企业。以骨干企业为主体,推进院地融合、军民融合创新。通过技术引进、联合开发、资源共享等途径,开展重大科技联合攻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完善创新政策支持体系。加快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完善科技创新资金分配、科技成果转化激励等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策权。支持各类企业开展技术开发、市场拓展和自主品牌建设。建立多元化创新投入体系,发展天使、创业、产业投资,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发展多层次科技成果交易市场,促进重大科技成果资本化和产业化,推动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做好中关村试点政策推广的衔接和落实工作。推动大众创业。充分激发调动全社会创业创新激情,强化创业扶持,推进创业便利化,促进便捷融资,构建支持创业的制度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创业孵化平台建设,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创业创新支撑平台。

第四节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切实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重点在用好、吸引、培养上下功夫,加快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开创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发展集聚人才的良好局面。

加速人才集聚。制定实施更积极、更有效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建设高质量吸纳人才创新创业的载体,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优化完善人才服务保障措施,吸引更多的国内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科技创新型人才、企业领军人才及产业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和团队来辽创新创业,确保“人才留得住,成果可转化,项目能落地,资金引得进”。

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加快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提升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实施企业人才培养计划,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释放高校和科研单位人才优势,科学评价使用人才。放开放活人才管理,多渠道扩大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健全完善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大人才激励。推广科技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股权激励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完善创新导向分配制度,建立健全人才荣誉制度,加强人才工作绩效管理,让科技人员和创新人才通过创新创造价值,实现成长成才与创新创业协调发展。

专栏3 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工程

专业技术人才:(1)设立省政府特殊津贴制度;(2)百千万人才工程;(3)博士后集聚工程;(4)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5)高端人才引进工程;(6)辽宁省产业振兴人才集聚工程;(7)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创新素质提升工程;(8)留学人员回辽支持计划;(9)万名专家服务基层行动计划;(10)大中专学生和复员转业军人创业创新百千万工程。

高技能人才:(1)职业培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2)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项目;(3)技能传承技术改造研修平台建设项目;(4)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工程。

引进国外智力:(1)引进海外研发团队工程;(2)实施国家外专千人计划;(3)实施省外专百人计划;(4)推进重点项目专家引进计划;(5)启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人才服务:(1)技术管理人员出国(境)培训;(2)开辟外国专家管理服务绿色通道;(3)友谊奖表彰。

第三章 全面深化改革培育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以破解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为导向,着力完善体制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增强经济内生发展活力和动力。

第一节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加强顶层设计,处理好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关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进“大部制”改革,优化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工作流程。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提高简政放权的含金量;规范审批行为,防止和纠正变相审批,约束自由裁量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出一批创新监管的举措,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创业创新清障搭台;建立健全权责清单动态管理机制,对权责清单及时进行调整完善。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支持和引导社会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完善政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实行分类差异化考核。

第二节 健全要素市场体系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注重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化解过剩产能、化解房地产库存、化解金融风险,促进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加快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维护市场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平交换。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破除城乡、地区、行业分割和身份歧视,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动阜新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整合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大力发展辽宁股权交易中心等区域性股权市场,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新产品,促进期货交易国际化。发展技术市场,加强各类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健全技术转让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完善知识产权创造、应用、保护体系,形成有利于激励创新和成果运用的知识产权制度。第三节深化国资国企改革

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国资改革带动国企改革,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国资监管机构出资人职责,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改进完善现有国有企业资产监管法规规章制度,实现国有资产监管制度全覆盖,全面落实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据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定位,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大力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推进企业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资产上市,提高资产证券化比率。加快形成完善的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机制,市场化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改组和组建一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建立和完善产权管理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深化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改制重组。调整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推动地方国有企业之间和地方国有企业与中央企业的并购重组,促进国有资本向支柱产业和优势骨干企业集中。做大做强国有企业,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分类别、多渠道、一企一策解决厂办大集体、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历史遗留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加快处置壳企业和僵尸企业,推动产业重组。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保证。到2020年,形成更加符合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体制机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发展活力、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原标题: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辽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