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辽宁十三五规划:深化火电重点行业综合治理 研发5兆瓦以上大型风电机组(全文)

2016-03-24 12:12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辽宁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5 走出去重点领域

(1)境外电力建设;(2)机床行业;(3)工程机械海外业务网络;(4)石化机械;(5)自主品牌汽车及配件;(6)船舶、海洋工程及石油装备;(7)轨道交通装备;(8)智能装备;(9)航空装备;(10)建材行业;(11)钢铁、有色等行业;(12)轻纺、农产品加工业。

第四节 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

坚持优化结构、开放市场,鼓励外商投资我省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实现利用外资由追求数量和规模向提高质量和水平转变。

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吸引更多的内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深化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和低水平、过剩产能项目。

加强外商投资服务。加快外商投资审批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外资项目由审批向备案管理转变。建立外商投诉快速处理机制,确保外商的合法权益。

完善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制度。分层次、有重点放开服务业领域外商准入限制,推进金融、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探索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充分用好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大连软交会、沈阳制博会和航博会及“韩国周”、“台湾周”、中朝博览会等重要招商平台,发挥各类商会、协会作用,深入推进招商活动向系统、专业、务实转变。

第五节 完善对外投资贸易服务保障制度

加快口岸通关便利化。开展辽宁省“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关检合作“三个一”取得实质性进展,深化东北地区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实现跨区域海关互联互通和对接互认。提高对外投资服务效率。完善对外投资促进政策和服务体系。积极有效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搭建政府服务企业走出去的信息平台,及时提供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的法律、政策和市场信息。

第五章 强化基础地位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第一节 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把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作为现代农业发展首要前提,坚守耕地保护红线,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组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整合资金集中投入,开展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等建设,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2292万亩。大力推进中低产田改造,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完善支撑条件。实施旱作节水灌溉工程,提高稳产农田比重。加大玉米、水稻、花生等农作物新品种引进、选育和推广,持续提高单产水平和产品质量。加快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增强全省粮食生产的支撑能力。强化制度保障。完善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粮食仓储和物流设施建设,保障粮食生产和储运安全,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扶持力度。

第二节 大力调整农业结构

围绕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发展农业全产业链,调整优化结构。

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依据主体功能区规划,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加快构建中部平原粮食畜牧精品农业、辽北粮油和畜牧业、辽西林草畜牧设施农业、辽东林业及特色农业、沿海水产粮食果蔬等组成的农业战略格局。

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油、蔬菜、水果等大宗农产品,建立一批优势农产品原产地保护基地。推进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榛子等产业。

积极推进渔业、畜牧业健康养殖。调整畜牧业结构,发展高标准养殖,提高畜牧业发展水平。促进水产健康养殖,推广浅海生态健康立体养殖模式,建设现代生态渔业养殖示范区。

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做强农产品加工产业,以特色农产品生产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支撑,实施农产品加工重大项目建设工程,做大做强县域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集群)。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中储粮东北综合产业基地项目建设。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融合发展。创新农业营销模式,加快推进沈阳、辽阳、盘锦等市开展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试点,培育新型流通业态。

第三节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促进科技与农业农村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驱动。开展农业科技攻关,构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建立企业为主体的育种创新体系,推进种业人才、资源、技术向企业流动,做大做强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实施千万亩水稻、玉米全程机械化推进工程,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以上。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推进农民继续教育工程。

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建设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推广成熟可复制的农业物联网应用模式,支持研发推广一批实用信息技术和产品,提高农业智能化和精准化水平。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增强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创新创造的动力,提高创新效率。继续实施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活动,加快科技进村入户,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推进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

第四节 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坚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继续推进农业标准示范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和水产养殖示范场建设,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标准化生产,到2020年农业标准化覆盖率达到70%以上。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扩大农兽药残留、水产品药残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监控范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6%以上。抓好投入品使用管理,实现化肥农药施用量零增长。支持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强化产地安全管理。健全完善兽药质量安全监管和动物卫生防控体系。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试点。建立农产品上市身份证制度,建设农产品质量监管平台。

专栏6 现代农业重大工程

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0年建成2292万亩高标准农田。

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规划到2020年实施面积500万亩;实施高效控量施肥新技术推广项目,面积20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年推广面积5000万亩以上。

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以大连、辽阳市及12个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重点,新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带)50个、现代农业主导产业示范区150个和特色精品示范区200个。

果业振兴计划:到2020年,建设水果高效集约栽培模式示范园5000亩,改造密植果园100万亩、老残果园50万亩,建设90个高效精品示范园,创建50个国家级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

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小区)工程:每年新建畜禽标准化生态养殖场(小区)50个。

渔业资源养护工程:新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建设省级水产保种场100个,新建国家级水产保种场5个。

第六章 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工业发展体系

坚持增量提升与存量优化并举,调结构与促发展并重,抓好工业稳增长、降成本、增效益,推进先进制造业强省建设,积极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推动传统工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低中端生产向中高端制造转变。

第一节 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

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辽宁行动纲要》,积极对接德国工业4.0,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业融合,提升传统装备制造业,推进高端装备和重大成套装备加快发展,构建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体系,建设国家高端装备、智能装备制造业战略基地和核心集聚区。高档数控机床。加快五轴联动卧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立卧转换加工中心等关键产品和高精度双摆角铣头、电主轴等核心部件的产业化。加快i5数控系统、DMTG数控系统的研发和市场化应用。

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加强智能化数控机床和智能化制造生产线研制,加快国家级机器人检测与评定中心建设,推进机器人整机及智能控制系统系列化产品开发应用,提升控制器、伺服电机、精密减速机等核心部件自主研发配套能力。加快沈阳机器人产业园、沈抚新城机器人产业基地和大连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建设。

原标题:优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学、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重点产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辽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