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赣州市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大型火电项目 新建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全文)

2016-03-31 10:39来源:赣南日报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项目赣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基本原则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加快发展。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内外兼修上下功夫,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努力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速度。着力壮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坚持开放合作。大力实施北上南下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抢占先机,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厦漳泉、港澳台等地区对接合作,打造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开放合作新格局。

——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要红利,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激发市场和社会活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创新、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牢牢把握赣州基本市情和发展特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促进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坚持绿色生态。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壮大绿色产业,实施绿色工程,培育绿色文化,健全绿色制度,切实把赣州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坚持共建共享。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入推进法治赣州建设,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求,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功能,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加快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第四节 发展目标

以更大力度推进经济发展、产业壮大、生态文明建设、民生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实现总量明显扩大,结构持续优化,效益不断提高,努力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基础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成为全省最具潜力、支撑全省协调发展的重要增长板块。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达347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39700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投资持续拉动经济增长,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力进一步提升。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产比调整为8:50:42,农业现代化取得新进展,工业实现“三年翻番”,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0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5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占GDP比重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即将迈入创新型地区行列。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明显提高。

——改革开放先行突破。先行先试成效显著,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若干领域改革走在全国、全省前列,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改革创新试验田和先行区地位突出。对内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全面对接沿海发达地区,主动融入国家重点战略区域,建设新型内陆口岸,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

——人民生活更加富足。城乡居民实现高质量就业,大众创业蔚然成风。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发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解决突出民生问题。脱贫攻坚任务三年完成,到2018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生态优势充分彰显。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可持续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基本建成。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以上。主要河流监测断面Ⅲ类以上水质、万元GDP能耗、用水量、二氧化碳排放量、主要染污物排放量完成省下达控制目标。城市空气质量继续改善,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提高到85%。

——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住房保障体系比较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建成。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普遍提高。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管理机制日益完善,社会更加包容和谐,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明显提升。

第二章 全力主攻工业

以优势产业为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技术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促进工业经济高端化、智能化、聚集化、品牌化,构建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体系。到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000亿元。

第一节 实施工业“强脊”工程

立足现有产业优势,不断拉长产业链,支持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规模化生产,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土新材料及应用、钨新材料及应用、电子信息、以家具为主的现代轻纺等千亿元支柱产业,着力打造生物制药、新型建材、氟盐化工等百亿元特色产业,加快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数控机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潜力产业,建成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和生产基地。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赣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