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赣州市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大型火电项目 新建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全文)

2016-03-31 10:39来源:赣南日报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项目赣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以赣州经开区、南康区、章贡区为主平台,引进新能源整车制造项目,加快建设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新能源汽车赣州产业基地,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规模生产。发展新能源短途特种功能电动专用车、国民电动车及铜铝薄膜、铝合金压铸配件等产品。建设南方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高功率动力锂电池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新能源汽车材料及零配件产品检验中心,加强研发创新,做大做强稀土永磁驱动电机、先进锂离子动力电池和电控系统(BMS)、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核心关键产品,研发生产正、负极材料,隔膜纸、电机非晶合金等配套产品。引导企业合理开展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及回收利用工作,建立上下游企业联动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到2020年,建成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规模30万辆,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00亿元。

做强稀土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以赣州高新区、赣州经开区和相关工业园区为主平台,建设中国赣州“稀金谷”。推进稀土产业与新能源汽车用永磁电机、风力发电、无人机伺服系统电机、轨道交通、绿色家电、新一代电子产品用电机等新兴应用产业深度融合,逐步完善产业配套,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着力打造产业链条完整、技术水平一流、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全国重要的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基地。以赣州经开区为主平台,支持钨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发展高性能硬质合金材料,开发高、精、尖及替代进口的合金材料、涂层刀片、刀钻具等产品,推动钨产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发展,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全国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生产基地。

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加快章贡区、龙南、信丰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等建设,以整机制造为重点,积极发展数字视听和移动通讯终端、新型显示、绿色电子机电等产品,着力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材料,积极向高端延伸。瞄准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智能终端、北斗产业等,加快产品研发和制造,培育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产品制造企业。

提档升级家具产业。以南康家具产业基地为主平台,走规模化、品牌化、工艺化发展之路,鼓励龙头企业并购重组,形成专业化、协同化发展格局。加快南康家具研发中心、检验中心等平台建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家具产业向智能化、国际化、时尚化和个性化定制转型,由实木家具向实木和板材相结合的方向发展。大力发展油漆化工、五金配件、木工机械、包装印刷、床上用品、灯饰等配套产业。加快建设家具专业市场、家具会展中心等,积极创建全国实木家具知名品牌示范区。充分发挥赣州进境木材监管区的作用,完善金融、电商、物流、研发和检测等综合配套服务平台,延伸国内市场,拓展国外市场,办好中国(赣州)家具产业博览会,打造南方最大的家具生产制造和出口基地。

培植生物制药产业。依托中药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发挥青峰药业、海欣药业等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以中药现代化为切入点,做大做强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培植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保健品、药用辅料等产业,打造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及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基地。

第二节 推动工业聚集发展

以工业园区为载体、龙头企业为重点,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关联企业集中布局,打造一批辐射带动明显、配套协作紧密、创新动力强劲、服务支撑有力的产业园区,形成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

实施园区提升工程。加快园区道路、集中供热和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研发中心、服务中心、电子商务平台、专业市场、金融平台等生产性服务业配套支撑体系。重点推进赣州经开区、赣州高新区、龙南和瑞金经开区、赣州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推进章贡区、信丰等15个省级工业园区和经开区扩区调区。加快清理园区闲置用地,提升工业园区投入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提升节约集约化水平。实施智能化示范工程、绿色发展工程,建设智能化、生态化园区。创新管理体制,开展园区服务公司试点,推动园区实现决策一元化、管理机构扁平化、服务机构企业化,最大限度赋予园区相应管理权限。

推进特色集群发展。科学规划各类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及空间布局,推动特色集聚区优化资源配置,科学有序发展。做实做优电子元器件、玻纤及新型复合材料、精密模具及数控机床、氟盐化工、矿山机械等特色产业基地,围绕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集聚区。

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实施重点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双百”工程,通过招大引强、并购重组、嫁接改造、上市裂变等方式,培育百户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超10亿元的行业龙头企业、百户以上的上市企业或新三板挂牌企业,培育中国南方稀土集团、青峰药业等10个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产业航母”,形成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有重大影响力的领军型企业集团。

第三节 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坚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对接“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制造产业体系,打造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

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突破新型传感、高精度运动控制、高可靠智能控制等一批关键智能技术,围绕新能源汽车、有色、机械等领域,实现重大智能成套装备的集成创新,培育发展工业机器人、感知系统、3D打印设备等智能测控装置和部件,积极开发一批高精密、数字化、柔性化、智能化的重大智能制造成套装备。

实施智能化改造提升工程。加快机械、有色金属、轻工、建材、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智能化改造,引进境外高端装备,积极推广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设备,促进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进程。加快推动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和先进基础工艺的工程化和产业化,提升产业基础制造和协作配套能力。

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行动计划。在机器人、智能制造、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等方面开展示范建设,推进重点行业“无人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推动行业关联企业向新型网络化生产模式转变,实现生产管理各环节互联互通。推进服务型制造,引导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推动企业生产模式从产品制造向产品、服务和整体解决方案并重转变,营销模式从提供设备向提供咨询设计、项目承接、工程施工、仓储物流、系统维护和管理运营等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转变。鼓励纺织、服装、制鞋、家具、建材等行业实施大规模定制生产。

第四节 加强质量品牌建设

实施质量兴市战略。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推动企业全面贯彻实施国家质量标准,重点工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全面达到国家和行业标准,鼓励将企业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或省地方标准。加大对企业制标的扶持力度,支持组建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检测与评定中心和检验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施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

加强品牌建设。大力推进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质量奖、名牌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驰(著、知)名商标、老字号、知名商号等为核心的品牌战略,加快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和企业。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加大品牌培育和市场开拓力度。强化品牌保护,营造有利于企业品牌成长的社会氛围,提升企业品牌营运能力,树立“赣州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专栏1

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依托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基地、南方新能源汽车工程研究中心,推动纯电动乘用车、专用车和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动力电池、电机系统、电控系统等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

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建设:以整车带配套、以制造带服务,联动物流、机械加工、电子电器等相关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和品牌,构建研发、制造、贸易、物流、金融、文化等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打造集研发、生产、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稀金谷”建设:以赣州高新区为主承载体,以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为目标,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和产业集群建设相结合,导入高

新技术推动稀土、钨及其它稀有金属产业转型升级,打造稀土稀有金属产业高新技术集聚基地、创新工场和信息金融中心。

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发挥中重稀土资源优势,依托有色金属(稀土新材料)产业示范基地、稀有稀土金属循环经济产业基地、稀土高科技产业园等平台,瞄准汝铁硼磁材、发光材料、稀土陶瓷材料领域,大力发展高端稀土功能材料和器件,推动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钨新材料及应用产业:依托赣州经开区、崇义产业园、大余工业园等平台,鼓励钨资源整合,做大做强章源钨业等龙头企业,开发和生产多种晶型、超高纯、细晶仲钨酸铵,纳米级、超细粒和超粗级钨粉和碳化钨粉,异型钨材,高性能、高精度硬质合金及刀钻具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巩固全国钨矿及钨冶炼产品最大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地位,建设国际知名的硬质合金及刀钻具产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以章贡区新型电子材料基地、龙南绿色照明产业基地、信丰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赣州经开区北斗产业园等为主平台,生产电子信息机电、绿色照明、数字视听和移动通讯终端等产品,并向新型电子元器件、电子新材料领域延伸。

家具产业:加快建设南康家具研发中心、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引进纳米水性漆技术,建设喷涂中心、烘干中心等,推进家具产业向品牌化转型,打造南方最大的家具生产制造基地。

轻纺产业:以于都工业园、宁都工业园为主平台,引进品牌服装、纺织品生产等企业,建设纺织服装原辅材料专业市场、鞋业技术研发中心等,打造国际化综合型服装服饰产业基地。以章贡、南康经开区为主平台,打造造纸及纸制品包装印刷产业集群。

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推进高端人才引进与技术研发,实施工业机器人推广应用、精密减速器、高端数控机床整机及滚珠精密丝杠、中汽零部件(赣州)产业基地、北斗产业园等项目,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赣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