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赣州市十三五规划:重点推进大型火电项目 新建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全文)

2016-03-31 10:39来源:赣南日报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项目赣州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生物制药产业:以章贡经开区、赣州经开区和于都医药健康产业园为主平台,发挥青峰药业、海欣药业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做大做强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制剂产业,培植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保健品、药用辅料等产业,打造中成药、化学药、生物药及保健品、医疗器械等产业基地。

食品产业:推进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建设,实施脐橙、油茶、白莲、茶叶、南酸枣、刺葡萄、板鸭等系列生态食品加工项目,打造国内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建材产业:建设以瑞金和会昌、于都和兴国,信丰为中心的三个水泥熟料生产基地,扶持上犹玻纤产业集群发展,培育扶持南康区建筑涂料、装饰材料生产企业,打造超百亿产业集群。

铜铝锡有色金属产业:实施高精铜及铜钯银导线、高精铜板带、铝合金压铸件等项目,重点建设赣州铜材深加工产业集聚区、瑞金电线电缆产业集聚区、会昌锡制品产业集聚区。

氟盐化工产业:重点建设会昌、全南氟盐化工产业基地,鼓励支持中间产品、含氟精细化学品、氟材料发展,引领赣州经开区、瑞金、兴国、宁都等地氟盐化工产业发展,把赣州建成江西乃至全国重要的氟盐化工生产基地。

第三章 打赢脱贫攻坚战

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时期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围绕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全面落实“六个精准”①要求,加快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大力度、宽领域、多层次推进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两年完成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任务,确保贫困群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不掉队。

第一节 开展形式多样的精准帮扶

大力发展产业脱贫。大力发展以脐橙为主的果业、蔬菜、油茶等主导产业,生猪、牛羊、家禽、水产、茶叶、白莲、烟叶、刺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发展。积极向扶贫对象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等支持,引导和帮助其选准发展产业。强化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帮扶体系,提升贫困群众产业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加大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支持贫困村建立“选准一个产业,打造一个龙头,建立一套利益联结机制,扶持一笔资金,培育一套服务体系”的“五个一”产业扶贫新模式。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扶贫股权投资等新方式。

加快易地搬迁脱贫。整合扶贫搬迁、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避灾搬迁移民、农村危房改造等政策,对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贫困人口,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引导向县城、工业园区、中心镇或中心村搬迁转移。把搬迁移民集中安置点作为建设重点,优先在建设用地指标、进点道路、学校、幼儿园、卫生所、文化室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落实搬迁移民户后续扶持政策和权益保障政策。

结合生态保护脱贫。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继续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湿地保护与恢复、坡耕地综合整治、水生态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提高贫困人口参与度和受益水平。创新生态资金使用方式,创造更多生态保护就业岗位,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提高收入水平。

着力加强教育脱贫。提高贫困地区群众基本文化素质和劳动者技术技能,增强就地发展产业、进城进园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素质。加强贫困村学校规划,优先支持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减轻贫困家庭子女就读、寄宿等经济负担。落实国家济困助学政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都能上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积极推动社会力量帮扶资助贫困学生。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定向培养乡(镇)农技人员。

实施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兜底。全面实行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构筑新农合补偿、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农村贫困人口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补偿、城乡医疗救助四道保障线,降低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坚决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推进转移就业脱贫。把扶贫开发与推进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结合起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鼓励群众创业、提升产业集聚区等发展载体支撑能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更多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转移到城镇落户,实现稳定脱贫。深入实施“雨露计划”,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实用技术、自主创业和新型农民培训,确保贫困家庭劳动力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

加大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和金融扶贫。全力推进国家旅游扶贫试验区建设,支持贫困村以旅游资源、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旅游开发,促进当地群众获得旅游收益。扶持农村电商发展,在贫困村设立电商扶贫实验基地,整合贫困地区优势产品,有效对接市场。推进分布式光伏扶贫,支持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直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推进金融扶贫,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信贷通、油茶贷,解决扶贫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贷款担保问题,鼓励和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扶贫信贷业务。研究探索“农业保险+农业信贷”的信贷扶贫模式以及“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发挥保险机制在扶贫开发中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 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

坚持脱贫攻坚与区域发展协调推进,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帮助贫困地区建设美好家园,缩小发展差距,共享小康成果。加快公路建设和危桥改造,推进农村住户通车公路建设,实现住户较为集聚的自然村通水泥路,符合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客车。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全面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全面解决生产生活用电问题,提高电网性能和用电质量。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统筹开展农房抗震改造,切实保障基本住房安全。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山洪沟治理等防洪设施建设,增强抗御水旱灾害能力。推进信息通信和邮政网络建设,为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提供信息服务支撑。完善公共文化、体育、卫生计生、教育、民政等服务设施,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

第三节 构建全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继续实施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定点帮扶贫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帮扶单位,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积极争取央企、大型民企结对帮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扶贫公益基金,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个人,通过捐赠救助、发展产业、促进就业等各种形式参与扶贫。充分利用精准扶贫“APP”手机平台和市精准扶贫网,构建社会扶贫信息服务平台,实现社会扶贫资源的精准化配置。

专栏2

产业脱贫工程:大力发展以脐橙为主的果业、蔬菜、油茶等主导产业,生猪、牛羊、家禽、水产、茶叶、白莲、烟叶、刺葡萄等区域特色产业,扶持解决30.56万人脱贫。

易地搬迁脱贫工程:大力推进异地搬迁项目,支持新建住房及配套设施,帮助解决后续生计问题,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15万人搬迁任务。

生态补偿脱贫工程: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落实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政策,创造更多生态保护就业岗位,提高收入水平。

发展教育脱贫工程: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开展贫困生职业学历教育,面向农村贫困家庭子女定向培养乡(镇)农技人员。

社会保障政策性兜底脱贫工程: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临时救助制度,健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扶持解决44.5万人脱贫。

转移就业脱贫工程:大力实施“雨露计划”、“新型农民职业培训”、“金蓝领工程”、“订单”培训等,探索推行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扶贫方式,扶持解决15万人脱贫。

旅游扶贫工程:实施乡村旅游扶贫等项目,建成百个重点旅游扶贫镇、千个旅游扶贫示范点(项目)。

金融扶贫工程:设立扶贫救助基金和扶贫信贷通、油茶贷,对扶贫对象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贷款服务。

电商扶贫工程:培育农村电商环境,实施农村电商项目。

光伏扶贫工程:推进分布式光伏扶贫,实施光伏扶贫项目。

第四章 构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新格局

把协调作为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强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指引,统筹谋划生产力布局、经济布局、国土开发和城镇化发展,构建主体功能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区域优势互补、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

第一节 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

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统筹区域协调,构建“一核两区”②生产力布局。

增强中心城区核心引领作用。依托章贡区、赣州经开区、南康区、赣县为主的中心城区,以赣州经开区、综合保税区、高新区为龙头,打造新能源汽车及配套、稀有金属、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型家具、高端装备与大型成套设备等产业集聚板块,建设科教创新服务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产城高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

加快建设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强化与海西经济区对接,建设赣闽(台)对接合作新区、赣闽合作飞地港。规划试验区核心区,强化与深圳前海合作区的产业规划和功能区分等直接对接,将其打造成深圳前海辐射区,并在辐射区内布局“二带、二园、五区”③。推动瑞(金)兴(国)于(都)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尽早实现三地快速互联互通。开展人才、土地、扩权强县等政策先行先试,把试验区建成体制机制创新孵化中心。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项目查看更多>赣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