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深圳十三五规划:推进大唐宝昌等电厂扩建工程 加快燃气热电冷联供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

2016-04-13 08:3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深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四、释放更多土地资源

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建设用地比例控制在市域面积的 50%以内。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强力推进建设用地清退工作,重点清退一级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内的用地。稳步推进城市更新,坚持综合整治、功能改变和拆除重建等多种模式并举,实现用地供应约 12.5 平方公里。加强旧工业区升级改造,探索地上地下联动更新实58施机制。积极开展片区统筹试点,以提升城市功能为导向,实现区域城市更新联动。到 2020年,通过土地整备释放 50平方公里用地。

五、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坚持陆海统筹、科学用海,有序推进围填海,以前海、大鹏东西两翼为重点,以深圳湾、大鹏湾、大亚湾、珠江口湾区为核心,打造滨海城市空间形态。加快低空空间开发利用,积极参与国家低空空域改革试点,形成有利于通航发展的低空空域保障环境。加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推进地下空间利用规范化管理,构建功能完备、安全方便、环境宜人的地下空间体系。

第二节 加快实现特区一体化

一、加大原特区外地区政策支持力度

开展特区一体化五年攻坚行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把更多的资源、财力向原特区外倾斜,市本级财政投向原特区外及一体化项目的投资占全市比重提高到 80%以上。高水平推进深度城市化,开展光明新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加快龙岗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提升原特区外产业发展能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加快原特区外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

强化原特区内外高效通勤和一体发展,促进公共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在原特区外的交通、医疗、教育、治安和环保59等领域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工程,新建高中、大学、大型医院和文体场馆原则上布局于原特区外。加快推进坪山枢纽、平湖枢纽等综合交通枢纽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原二线关口交通设施改造,完善轨道交通网络。大力推进城中村市容环境提升,加快原二线“插花地”整治。到 2020 年,原特区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实现特区一体化发展。

三、着力培育区域增长极

加快空港新城、坂雪岗科技城等重点区域开发,打造特区一体化发展新平台。创新重点区域开发建设体制机制,立足优势、突出特色、一区一策,全方位统筹推进规划和配套建设。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关联性强、带动效应好的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加快培育多层次、各具特色的产业空间载体,形成多个承担城市和区域重要服务功能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节 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一、建设具有强大辐射力的对外通道体系

优化港口布局,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趋势,加快20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和航道建设,布局覆盖全球的航运航线网,强化深圳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优势。提升深圳机场国际枢纽功能,加快机场综合性集疏运体系建设,深化珠三角机场合作,开辟直通国际枢纽城市航线航班,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枢纽。加快对外铁路新通道建设,积极推动赣深客专、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沿海客专以及深惠、深莞、深珠城际轨道等规划建设,建成广深港客专深圳福田至香港段、穗莞深城际轨道,努力建设综合性铁路枢纽。加快深中通道等战略性通道建设,建设集约化、现代化国家公路主枢纽,提升对泛珠三角区域乃至全国的辐射能力。到 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 2800 万标准箱,机场客运吞吐量达到4800万人次,国际航线达到 48条。

二、打造方便快捷的城市交通

全面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基本建成轨道三期及三期调整工程,加快建设轨道四期工程,推进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建设。加快构建与轨道交通一体化的地面公交线网体系,推进前海枢纽、车公庙枢纽等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公交综合车场和配套设施建设,推动中运量公交福坂示范线和路侧式公交专用道建设。完善高快速路网,大力推进干线道路规划建设,加快次干道与支路网建设,加强原二线关内外主次干路对接。优化停车管理政策,推动立体智能综合停车场规划建设。提升交通环境品质,持续开展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打通交通拥堵瓶颈,基本消除断头路,推进无障碍设施改造和交通安全治理。

三、完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提升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环境,建设高品质、立体化的步行单元,加快山海休闲廊道建设,建成市民中心-笔架山连廊、罗湖“大金三角”慢行圈、宝安中心片区及车公庙片区等一批示范区。改善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环境,推进福田中心区、莲花北、布心、后海等片区的慢行交通设施建设。完善轨道站周边设施配套,建设慢行交通廊道联系轨道、公交站点以及商业、居住和办公集中地,推动自行车租赁系统的互联互通,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

专栏 10:战略通道及城市交通重大工程

海港:启动铜鼓航道二期工程、盐田港东港区、大铲湾二期和宝安综合港区建设,加快南山港区妈湾作业区海星码头改造工程、太子湾国际邮轮母港建设。

空港:推进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第三跑道、T4 航站区一期工程建设,实现双跑道独立运行,完成南头直升机场搬迁工作,打造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

铁路:建成广深港客专深圳福田至香港段、穗莞深城际,建设赣深客专、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启动深惠、深莞、深珠城际轨道以及沿海客专等项目前期工作,研究布局对外国家铁路新通道。提升深圳北站、东站、坪山站、平湖站、西丽站功能,规划新的高铁客运站,打造陆空一体化综合枢纽。

 轨道交通:基本建成轨道交通三期(6、7、8、9、11 号线)工程、三期调整(10号线及2、3、4、5、6、9号线延长线)工程,加快建设轨道四期工程。

干线道路:加快深中通道、外环高速、东部过境高速、沿江高速二期、沿一线快速通道、玉龙通道、深惠、深汕、惠盐等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等一批重要通道建设。建成南坪快速路三期、坂银通道、坪盐通道、鹏坝通道、龙海通道、春风隧道、龙盐快速路、丹平快速二期、石清大道二期等,完成 107 国道、梅观路、龙大高速、南光高速市政化改造以及皇岗路下沉改造、沙河西路快速化改造。

第四节 提高市政设施现代化水平

一、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完善 500千伏电网主网架,加快城市配电网建设。积极引进滇西北、粤东等市外电源,推进天然气发电、抽水蓄能电站等市内支撑电源建设,增强电力安全保障能力。推进迭福 LNG接收站等天然气接收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燃气输配管网,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推进石油储运设施布局调整,加快建设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仓储区。积极发展太阳能光伏、生物质发电等分布式电源,鼓励区域集中供热(冷)和能源梯级利用,构建智慧能源系统。到 2020 年,建成 110 千伏以上变电站 300 座,居民管道燃气用户达到 225万户。

专栏 11:能源保障重大工程

电网:建设滇西北至广东±800KV特高压直流深圳段、祯州站至现代站等输电线路,规划新建 500KV 现代站、东方站、坪山站等输变电工程。在光明新区试点简化电压等级序列,在前海、国际低碳城试点建设智能电网。

电源:推进大唐宝昌电厂和京能钰湖电厂扩建,加快华电坪山等燃气热电冷联供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建成深圳抽水蓄能电站。

油气:推进迭福LNG接收站、下洞天然气储备与调峰库、西气东输二线LNG应急调峰站建设,加快市政燃气管道及调压站、国家成品油储备深圳油库、液化石油气仓储区建设。

二、建设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体系

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加快推进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西江引水工程)及深圳境内配套工程规划建设,建成公明供水调蓄、清林径引水调蓄、铜锣径水库扩建等水源工程,推进小型水库的整合利用,建立双水源供水体系,确保应急供水储备满足三个月需求。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水源保护区雨污分流、入库河流综合治理、水库隔离围网和水源地生态修复等工程。完善水厂布局,加快水厂升级改造。优化供水网络,继续推进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开展新一轮社区管网改造。

专栏 12:安全优质供水重大工程

原水保障:开展立新、苗坑水厂等35座供水水库隔离围网建设。推进公明、清林径、铜锣径等饮用水源水库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程。

水厂优化:扩建南山、红木山等7座水厂,新增供水规模100万吨/天。推进南山、盐田港等9座水厂进行深度处理工艺升级。

供水管网:开展老旧市政供水管网改造和优质饮用水入户工程,完成25万户住宅供水管网改造,加快社区供水管网改造,新规划改造447个小区。

三、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

编制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创新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完善标准规范,加大政府投入,统筹各类管线敷设,综合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有序推进综合管廊建设。城市新区、各类园区、成片开发区域新建道路必须同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老城区要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等,在有条件的区域配套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建有地下综合管廊的区域,各类管线必须全部入廊,管廊以外区域不得新建管线。加强公共管线维护管理,集成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排水、燃气等地下市政设施信息,建成综合管网信息库、统一管线信息平台和全覆盖的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到 2020年,建成干线综合管廊超过 80公里。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深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