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深圳十三五规划:推进大唐宝昌等电厂扩建工程 加快燃气热电冷联供及分布式能源项目建设

2016-04-13 08:31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深圳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 17:前海蛇口自贸片区重大工程

重大基础设施:加快前海湾综合交通枢纽、妈湾跨海通道工程、大南山隧道、望海路下穿通道工程、月亮湾大道快速化改造等项目建设。

前海水城:建成双界河、桂庙河、前湾河和月湾河水廊道,实现水廊道互相连通。

重大产业项目:加快腾讯前海大厦、华润前海中心、民生电商前海总部大厦、弘毅全球PE中心、前海要素交易广场、嘉里前海总部、恒昌信息产业总部大楼、世茂金融中心、前海自贸大厦、金立总部大厦、香缤前海金融中心、深国际智慧港先期项目、招商局前海自由贸易中心一期等项目建设。

第四节 增创开放合作新优势

一、提升对外经济合作水平

探索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境外投资者的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重点在金融服务、商贸服务、科技文化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简化境外投资管理模式,完善财税、金融、信息、风险防控、中介服务等多层次的支持境外投资服务体系。完善国际贸易摩擦、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预警和应对机制,强化大通关协作,优化外贸发展环境。加快推进外贸发展转型升级,扩大服务贸易规模,促进加工贸易从委托加工制造向委托设计和自主品牌制造一体化转型,实现“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市建设。实施积极的进口战略,鼓励先进技术、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保税监管区域转型升级和功能提升,打造华南乃至全国进口商品集散地。

二、促进更广范围区域合作

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参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打通战略通道,全面加强产业经贸与能源资源合作,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协作配套,进一步提升与珠三角及周边区域的战略合作层级。深化深圳与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其它战略区域的合作,支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拓展更广阔发展空间。加强与海峡西岸经济带合作,进一步加强与台湾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开辟对台新航线。

三、加大对口帮扶力度

高质量完成对口支援新疆、西藏、贵州等地区和省内河源、汕尾对口帮扶“双到”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提升四川广安、陕西富平等深圳产业园的建设水平。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切实增强受援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科学安排帮扶资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对口支援和扶贫工作,扩大帮扶开发综合效应。加强与喀什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合作,加快推进喀什深圳城、喀什深圳产业园等建设,助力喀什建设成为中巴经济走廊桥头堡,打通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战略“双通道”。

第十章 建设更高质量的民生幸福城市

坚持共建共享,把增进市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严守城市安全发展底线,着力补齐民生短板,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有序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多元化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努力建成平安和谐、包容发展的幸福之城。

第一节 推动教育开放创新发展

一、创新发展高等教育

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实施高校卓越发展计划,提升办学规模和质量,构建有深圳特色的开放式国际化高等教育体系。支持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加快建设高水平大学,鼓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探索境内外合作新经验,推动中山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建成招生,加快建设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推进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加快培养和引进一批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强化产学研用结合,打造一批国际一流学科专业。到 2020 年,高校达 18 所左右,在校生约20万人。

二、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促进产教深度融合、中高职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深圳技术大学等应用技术型本科大学规划建设。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鼓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探索开展高职本科教育和中高职联合教育。促进中职学校优化专业特色发展,推进职业院校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办学。加强职业院校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到 2020 年,职业教育全日制在校生达到 12.5万人。

三、促进基础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工程,加大中小学学位供给,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新改扩建工程。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多渠道扩大优质资源供给。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养,实施基础教育名校长、名教师引进和教师能力提升计划。高质量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规模及覆盖面,普惠性幼儿园比例达到60%。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支持完善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制度,建成深圳第二特殊教育学校。“十三五”期间,新增中小学学位 23万个左右。

四、发展多元特色教育

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完善民办学校分类支持政策,实施民办中小学校质量提升计划,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多元、优质、特色发展。支持民办学校与国内外知名教育机构开展校际交流和合作办学,引进先进办学理念、经验、机制和优质教育资源。鼓励知名教育集团来深建设国际化学81校,推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建设。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加强终身教育和老年教育,建成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立体化、全覆盖”的社区教育网络,支持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建设高水平开放大学。

专栏 18:教育事业重大工程

高等教育:加快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建设。完成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新校区、深圳大学西丽校区、南方科技大学校园(二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等高校新改扩建。推进深圳吉大昆士兰大学、深圳国际太空科技学院、深圳墨尔本生命健康工程学院、湖南大学罗切斯特设计学院(深圳)等特色学院建设。

职业教育:规划建设深圳技术大学,完成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楼建设、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训设备购置、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迁址改造。规划建设一所国际化特色职业学院。

基础教育:完成深圳第八、第九、第十、第十一、第十二高级中学和深圳中学泥岗校区、南山外国语学校高中部、罗湖外国语学校高中部、龙华中学、观澜中学、翠园中学等新改扩建工程,规划建设第十三、第十四、第十五高级中学。完成115所义务教育学校新改扩建。

第二节 实现医疗卫生优质均衡发展

一、扩大医疗卫生服务供给

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快构建以 17 个以上区域医疗中心为引领、50 家以上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为骨干,4000 家以上门诊部、诊所和社康中心为依托的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平湖医院等重大医疗卫生项目,推进区域大型综合医院的规划建设,改善医院周边综合交通。到 2020年,三级医院达到 50家。

二、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优质提效

合理划分不同层级医疗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以信息化为手段,逐步实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健全医疗科研培训体系,高水平建设深圳大学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整合优质医学科研资源,推动医学科学院建设,打造高端医学研究平台。大力引进国内外名医、名科(诊所)、名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引入 50个高端医疗团队,打造 80 个重点学科。加快推进医疗新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发展精准医学。到 2020 年,每千人医生数超过 2.8人。

三、提升市民健康水平

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统筹院前急救、慢性病、职业病防治以及疾病预防、残疾预防等综合管理,完善重点疾病及新发传染病的检测、预警预报和防控体系。建立健全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和行为干预。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拓展健康管理方式,加快发展家庭医生、医养融合、康复护理、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坚持中西医并重,促进中医药发展,为市民提供中医“治未病”、保健康复、老年护理等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健康服务。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和健康消费。

专栏 19:医疗卫生事业重大工程

建成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萨米国际医疗中心(深圳)、深圳大学附属医院、平湖医院、健宁医院、吉华医院、新华医院、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大鹏人民医院、第二儿童医院、口腔医院以及急救、血液、医学信息三中心等项目。

加快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市眼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医院的改扩建,推进沙井片区综合医院、市医学科学研究院和质子重离子治疗中心等项目建设。

规划建设医学临床技能模拟培训中心和市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等项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深圳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