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北京市十三五规划:华能三期投入运营关停最后一台燃煤机组 清洁能源供热达到95%以上

2016-04-14 08:3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北京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五、推动建立京津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把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协同发展的动力源泉,着力打破条块分割,消除隐形壁垒,加快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制度体系。

完善行政管理协同机制。推动建立统一的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提高基于信用体系的市场联合监管能力。健全质量监督、食品药品安全、旅游市场等一体化监管机制。建立各类地方标准协同机制,推动检验检疫认证互认。

构建统一规范市场体系。推进金融市场一体化改革,创新金融政策、服务、产品。支持建立协同的投融资机制,探索发行专项建设债券,加大对重大合作项目的融资支持。探索统一的抵质押制度,积极推动支付清算、异地存储、信用担保、融资租赁等业务同城化发展,降低跨行政区金融交易成本。加强北京产权交易机构和“京津冀产权市场发展联盟”建设,推动三地产权市场融合发展。推动完善区域技术交易市场布局。健全跨区域人才流动机制。

强化试点示范带动。共同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共建等收益分配和责任分担机制。推进各具特色的创新园区共建试点。形成若干创新社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建设为试点,创新管理运营模式,打造产学研结合的跨区域科技创新园区链。以北京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为试点,创新跨区域共建园区的投资开发和运营管理模式。

第二章加强国际交往中心建设

强化国际交往功能、服务国家开放大局是北京的重大任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北京深度参与全球分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要适应国家对外开放新形势,持续优化为国际交往服务的软硬件环境,不断拓展对内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培育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打造具有首都特色的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把北京建设成高端资源聚集、国际交往活跃、国际化服务完善、国际影响力凸显的国际活动聚集之都。

一、强化国际交往服务能力

完善外事服务设施,优化国际化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服务国际交往的软硬环境水平,建设国际城市,为国际交往提供更好的服务。

推动国际高端要素加快集聚。吸引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京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建设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高端智库,打造国际性智库集聚地。加快汇聚一批能突破关键技术、引领新兴学科、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多渠道支持企业、机构加入各类国际组织,积极推荐企业家、专家到国际组织任职。

增强国际交往服务能力。加快完善常态化服务保障机制,增强在京举办重要外交外事和重大国际活动服务保障能力。承办好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2019年男篮世界杯等重大国际活动和体育赛事。打造和培育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特色品牌活动,进一步提升京交会、科博会、文博会、金博会、北京国际电影节等品牌活动的国际影响。增强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的国际影响力。深化城市间国际合作和友城交流,支持民间社会团体开展对外交流。

打造国际化公共服务体系。在出入境、金融、教育、医疗、交通等方面为外籍人员提供更加便利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在国际交往活动集中区域,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国际化社区。大力推广APEC商务旅行卡,共同推动在京津冀区域开展72小时过境免签异地出入境政策试点,进一步完善离境退税政策及其配套服务环境。加强外语广播、电视等外语公共服务,主要公共场所外语标识基本达到全覆盖。加强国际文化、礼仪的宣传,营造开放、文明、包容的人文环境。

强化国际交往的承载能力。提高中心城特别是东城区、西城区综合服务保障能力,重点服务好国家重大外交外事活动,扩展国际科技与文化交流合作,形成具有高品质综合服务保障能力的国际交往核心区。引导国际交往功能向新城拓展,提升怀柔雁栖湖生态发展示范区配套服务水平,积极承接高端国际会议;依托国际航空港优势,完善顺义、大兴国际化综合配套服务设施。加强京津冀区域国际交往功能协作,探索京津冀重大国际活动联合承办和协同保障机制。

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充分发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作用,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立与亚投行、丝路基金等平台的对接机制,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培育一批重点企业。深入推进与沿线国家首都城市和特大城市政府间的合作,推动形成常态化的人文交流机制。

推进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深度参与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等国家战略性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陆路、陆海、航空、网络综合运输传输通道。

加快产业投资步伐。推动一般性投资贸易合作向标准、品牌、研发设计、国际营销等领域拓展,支持优势产业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带动技术、标准、品牌和服务的输出。加强金融信息服务,积极推动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拓展服务网络。加强经贸和科技领域合作,发挥行业领军企业作用,带动关联产业在沿线国家协同布局,探索建立集研发设计、加工制造和商贸流通等功能于一体的海外经贸合作区和海外产业联盟。

加强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体育、教育、卫生、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通过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体育发展论坛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交流活动。强化与周边国家在医疗卫生、人员培训等方面的交流,通过托管经营、远程诊疗等途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医疗卫生合作。拓展与沿线国家的旅游交流合作。

三、培育“双向开放”新优势

统筹贸易与投资,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并进、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有序放宽市场准入,改革监管模式,创新公共服务方式,推动科学技术服务、互联网和信息服务、文化教育服务、金融服务、商务和旅游服务、健康医疗服务等领域扩大开放,进一步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配套支撑体系,提高北京服务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使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成为国家全方位主动开放的重要实践。提升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协调发展,提高货物贸易中的服务附加值。2020年全市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000亿美元左右,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增强京交会功能,实现由中国服务贸易龙头展会向全球服务贸易知名展会的新跨越。

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本土跨国公司群,完善促进对外投资发展的综合政策,通过资本输出带动标准、技术、服务、商品输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本土品牌。增强对外投资和扩大出口的结合度,优先支持能够带动关键领域和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的对外投资项目,鼓励优势产业到境外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基地、生产制造基地和贸易平台。支持设计咨询、资产评估、信用评级、法律服务等国际服务中介机构发展。深化与境外园区合作,建设符合企业需求的海外产业园区、研发基地、产业孵化基地,为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提供服务。构建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结合的境外投资金融支持体系,推动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联合走出去。打造境外投资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开展境外直接投资提供多方位、全流程的信息支撑。完善对外投资合作预警、风险防范和境外突发事件处理机制。

有效提升利用外资的质量。完善外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及相关配套政策,提升外资成果转化能力。推进京津冀区域内投资促进政策统一协调,形成区域内合理分工布局的产业链招商机制。“十三五”期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占比超过85%。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企业出口,培育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加强优势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打造出口产品设计中心,推进加工贸易企业向全球贸易价值链高端延伸,2020年全市“双自主”企业出口占出口总额的25%以上。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新机场口岸及配套海关特殊监管区,建设空港贸易便利示范区,强化与天竺综合保税区港区联动效应;推动平谷国际陆港申请正式对外开放,打造以食品、农产品进出口为主的特色口岸;加强与津冀海运口岸协作,加快推进通州口岸功能区建设。巩固京津冀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成果,为总部企业提供一揽子通关服务。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监管模式创新,打造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的跨境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大数据平台,推动形成京津冀跨境电子商务园区政策共享、关联企业互助、物流配送互动的协同发展格局。

扩大国内经济合作与交流。深化与环渤海区域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合作,加强与港澳地区的经贸合作,深化与台湾地区经济、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办好京港洽谈会、京台科技论坛,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发展。

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认真做好援藏、援疆、援青等对口支援工作,完成京蒙对口帮扶任务,做好南水北调水源地对口协作工作。制定对口帮扶河北贫困地区发展的实施方案,安排有关各区开展对口帮扶,帮助当地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第三章推进法治中国首善之区建设

法治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可靠保障。“十三五”时期要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推动和促进作用,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营造首都法治文化,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加快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设定权力、行使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切实保证各级政府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

依法履行政府职能。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法定职责权限,推进政府机构设置、职能配置、运行机制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建立健全依法行政的考核体系和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自觉接受人大工作监督、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加强政府内部监督和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强化群众和社会监督。

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民主协商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完善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绩效评估机制,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制度,把重大行政决策纳入法治化轨道。推动立法与改革任务相衔接,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依法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依法破解城市发展难题。

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构建横有分工、纵有层级,权责明确、边界清晰、衔接有序、传导有效的行政执法体系。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整合执法主体,强化综合执法、专业执法与行政管理的协调与惩戒联动。加强执法监督,加快推进行政执法监督立法,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完善投诉举报案件督察督办和监督考核制度。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北京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