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企业正文

新时代的国家电网:深入探索电力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应用

2016-04-19 09:40来源:国家电网报作者:郝悍勇 刘青关键词:电力大数据国家电网智能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该平台所研发的关键技术具有创新性,达到国内领先、电力应用领域国际领先水平,符合鉴定要求。”3月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宗本、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纷纷满怀希望地表示。

该项目所研发的平台技术创新点主要包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现集中式和分布式混合架构的电力大数据存储与计算服务、多源异构电力大数据融合模型与统一数据网关等技术。该平台结合电力生产服务特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示范应用,形成了分时节和分行业的细粒度用电行为特征分析、分行业和分地区的符合预测等一批应用模型与算法。

大数据应用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将拓展应用范围

目前,公司成功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数据平台研发,并从电网生产、经营管理、优质服务3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电网生产方面,国网上海电力试点配网故障抢修精益化管理应用,通过构建故障量预测、抢修效率分析模型,建设实时监测、抢修分析等应用场景,预测准确率提高40%,抢修达标率提升15%,抢修平均时长缩短30分钟;国网江苏电力主动拓展电力负荷预测应用,通过建立多维度用电影响模型,开展中长期、短期及超短期预测工作,在2015年7月短期网供负荷预测中,大数据预测平均准确率达99.53%,超过传统方法的98.88%;国网福建电力试点配变重过载预警分析应用,通过构建重过载预测模型,开展每周预报和迎峰度夏专题分析,预测准确率由50%提升至80%,主动采取措施,重过载发生率下降4%。

在经营管理方面,国网安徽电力试点防窃电预警分析应用,通过构建防窃电预警分析模型,实现窃电稽核命中率由60%提升至90%,线损率由原来9.2%下降至7.8%,防窃电分析工作效率提高4倍以上,并计划在地市公司推广应用。

在优质服务方面,国网客服中心试点新型客户服务业务型态应用,通过构建话务量预测及客户感知度模型,话务量预测准确率由60%提升至90%,话务量预测偏差率为±10%,有效提高了座席排班的科学性和高风险客户的识别能力,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投诉数量。

据统计,大数据平台近两年新增销售额30393万元,新增利润8814万元,新增税收1797万元。目前已为试点单位节省平台研发费用总额9000万元,随着2016年的全面推广,预计总节支将达到2.52亿元。

“下阶段,大数据平台将主要围绕‘统一开展平台推广建设,持续深化平台支撑能力,拓展应用范围’等3个方面建设。”信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其中,统一开展平台推广建设,即完成平台全网推广实施部署,逐步开展结构化数据中心与大数据平台数据整合,最终实现由大数据平台提供统一的数据存储、计算等服务功能,全面建成公司大数据平台;持续深化完善平台功能,即新增跨域协同计算、自助式分析、数据安全管理等功能,规范数据存取和计算标准化服务,支撑业务部门进行快速构建应用,显著提升平台支撑能力;深入推进大数据应用建设,即不断拓展应用范围,建成公司主要业务领域大数据应用,在输变电智能化、智能配用电、源网荷协调优化、智能调度控制和企业经营管理等5大领域开展大数据重点应用建设,并探索形成公司大数据“众筹众包”模式,促进大数据微应用的全面构建、按需使用。

原标题:深入探索电力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应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大数据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智能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