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因为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循,每一次精细调整后的试验数据都要记录下来,逐一进行对比分析。整个试验下来放电接近万次,时间一长,一起工作的新人严碧武心里打起了退堂鼓。谷山强看出变化,拍了拍严碧武的肩会心一笑:“汽车出厂光碰撞试验就得做1000多次,咱们高压试验具有高风险性,要得到一个更可信的结果,就更不能怕麻烦。”听完,严碧武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开始沉下心认真地做好试验的每一个环节。
“他敢去尝试的事儿,我们连想都没想过。”如今已成为防雷输电技术事业部预研部主管的严碧武感慨地说。2012年,在攻克雷声信号无法识别的难题时,团队成员都失去信心想放弃,谷山强一条条仔细分析获取的1万多项数据波形,尝试了数十种波形识别及特征提取方法,带领大家查资料想办法,终于形成了一套独创性雷声识别方案。“硬骨头不怕,咱用大锤敲碎它。”谷山强经常鼓励团队成员说。
“防雷电技术也可以更有作为”
目前,我国已经建设了世界规模最大、技术指标国际领先的覆盖全国的雷电监测网,但雷电数据和防雷技术仅仅在电力系统实现了广泛应用。如何将防雷技术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成为谷山强和他的团队思考的问题。有天在网上查看资料的时候,谷山强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电商可以整合吃、穿、住、用、行的各类资源,我们的防雷电技术也可以更有作为啊。”为将这一设想变成现实,谷山强和他的团队坚持不懈地进行尝试,终于在2015年8月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套“互联网+”雷电云平台并上线试运行。该平台可为电力电网、石油石化、高铁、气象、航空等行业提供全方位的雷电监测预警与防护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咨询服务。用户甚至可通过手机APP或者微信公众号随时随地获取飞机航线的雷电预警信息,为行程规划提供参考。2015年,“互联网+”雷电云平台荣获了“中国能源装备十大创新产品”称号。
正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努力创造了今天卓越的成绩,在未来的雷电探索路上,谷山强与他的团队将继续奋勇直前,敢为人先,让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为电网和各行业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2日,国网宁波供电公司永耀监理公司工作人员在110千伏唐民变10千伏荣吉P537线85号杆施工现场,开展新装刀闸、避雷器及附件安装的旁站监理工作。每年夏季前,为降低雷电对架空线路造成的损害,提高线路带负荷能力并减少故障发生,供电公司一方面逐步将架空线路上改下变成地下电缆,另一方面对电缆通
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准确把握配电网在保供电、优服务、增效益中的重要作用,以配电网供电提升“123”(一年补短板、两年上台阶、三年创一流)工程为抓手,从精准投资、精益运维、数智转型等方面综合发力,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经营效益、治理效能,加快推进配电网高质量发展。配电网作为重要的公共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0日下午,省政府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长沙签署深化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与国家电网党组书记、董事长辛保安座谈并见证签约。座谈中,毛伟明感谢国家电网长期以来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力支持。他指出,近年来,湖南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不断强化以电
3月15日,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实验室里,3名技术人员讨论着新型电力系统复杂混联电网雷击过电压监测方法与抑制技术。目前,实验室已经掌握关键节点及低耐受设备的雷击致灾机理,正在建立相应的雷击仿真模型。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实验室着眼于解决电网防雷领域重大难题,遵循“事前预警
北极星电力软件网获悉,3月7日,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公示2023年省预算内基建投资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平台建设专项(创新平台和数字经济方向)拟安排项目,公示期为2023年3月7日-3月13日。江西省智能电网防雷冰尖端技术装置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智能仓储物流应用及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等多个电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要求,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
“接地电阻7.5欧姆,满足线路安全运行要求。”近日,在余姚市大隐镇芝林村附近,国网余姚市供电公司电力人员在完成10千伏孔岙T581线蒋芝联线30号铁塔接地改造后,对接地电阻进行验收测量。春季阴雨天气较多,雨水渗透会加快土壤对接地装置的腐蚀,长期运行的接地装置会出现接地电阻阻值超标、接地体锈蚀、
7月25日获悉,针对迎峰度夏期间雷暴天气增多、电网运行环境复杂的现状,济源供电公司细化策略、完善机制,着力加强防雷设施管理,提高电力保障水平。
“避雷设施完好,没有发现安全隐患。”6月10日,在位于大山腹地的220千伏黄荆线沿线,济源供电公司组织人员对避雷设施精心检查,认真做好电网防雷各项工作,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4月7日,济源供电公司组织人员走进王屋山区邵原镇刘下沟村,对这里的3个变压器台区避雷设施精心检查,及时做好设备测试,全面消除安全隐患,落实防雷措施,为雷雨天气下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创造良好条件。随着气温上升,气候多变,因雷电天气导致的电网安全运行的几率增大。济源供电公司坚持早谋划、早行动,精心做好防雷工作,全力守护电网安全。
在220千伏苗店变电站,济源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正在对110千伏区域母线避雷器进行例行试验,及时消缺除患,为春季电网设备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在以集中竞价方式组织的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中,源侧的电厂报量报价,然后根据申报价格从低到高进行排序,形成单调非递减的供给曲线。而需求曲线在大部分地区都以垂直向下的负荷电量所代替,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就该是本次交易的出清点,对应着出清电量和统一的出清电价。全部的出清电量对于申报的
摘要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推动下,风电和光伏等新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电力系统中占比持续攀升。然而,随着新能源装机规模的扩大,如何有效提升新能源的消纳水平和利用率成为各国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首先选取了美国加州与德国两个地区,分析梳理新能源市场化消纳的一般规律;其次回溯了中国新能源消纳历程,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主变、母线、隔离开关等设备运行温度在正常范围,站内设备运行正常……”7月17日,在35千伏城南变电站内,永清公司工作人员正手持红外测温仪,紧盯设备数据,开展变电站设备巡视巡检工作,确保在高温天气下可靠供电。随着夏季高温天气持续,设备极易因温度过高出现发热、放电等故障,威胁电网安全稳
“红色区域代表温度较高的部位,但需结合环境温度和参考值来判定设备是否异常,这可是咱夜巡人员的宝贝疙瘩,若想使用起来得心应手,还需要多练。”在7月17日的低压台区夜巡中,皇庄镇供电所邢志奎正在向青年员工演示红外测温仪的使用方法。自夏季高温天气开始后,三河区域电网面临着持续大负荷运行的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信息显示,7月14日11时46分,河北南部电网用电负荷达到5230.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夏季最大负荷增长26.3万千瓦。据了解,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28座主力电厂编制“一机一策”顶峰保供方案,与146家自备电厂签订增发保供协议。同时,通过短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7月底,由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武汉南瑞)承担的国网科技项目交直流架空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限制技术完善研究顺利通过验收。同时,武汉南瑞自主研制的国际首套8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带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和110~220千伏交流输电线路雷击闪络限制器新型防雷装备500
我国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由陈家宏,赵淳,谷山强,向念文,王宇,雷梦飞撰写。研究背景雷电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频繁,电网雷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国电网防雷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电网防雷技术和规程。发现问题依靠雷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