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输配电电力市场电改评论正文

曾鸣:基于能源互联网平台的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响应

2016-04-28 08:20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关键词:能源互联网电力体制改革电力需求侧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二是推动广域内能源的协调及优化配置。在能源互联网开放、互联、对等、分享的特征影响下,系统运营商能够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未来的系统运营需求,以分布式能源、微网等分散式能源模块与大规模风电、光伏等集中能源模块相协调为基础,打造一个多主体共赢互利的生态环境,推动广域内能源的协调及优化配置,实现能量的梯级优化利用,为未来能源系统“源—网—荷—储”协调优化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推动多种类能源横向跨界融合与优势互补。在传统能源系统的运营模式下,各个能源种类之间处于相对割裂的状态。能源互联网能够打破这种现存的能源界限,统筹考虑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供应网络的规划、建设、改造和技术升级,实现各类用能网络的无缝对接及其在运行控制和管理维护上的高度智能化管理,达到各类能源网络整合、能源综合利用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从而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整个能源利用体系的横向“多能互补”和纵向“源—网—荷—储”协调。

综上所述,能源互联网将有效整合现有能源供需双侧的规划、运行等系统要素,将是支撑供给侧改革及需求侧响应的重要支撑手段。当具体落实到用户端时,未来能源互联网的系统运营商应当为用户提供综合能源解决方案,以充分发挥这种支撑作用。

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框架与基本模式

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是在一定区域及范围内,综合能源服务商或能源互联网系统运营商全面考虑用户端能源供用特征,依托微网端、分布式能源端的智能控制系统,满足用户包括电、热、油、气等在内的多种能源需求的用能方案。

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基本框架

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主要包含电源侧、智能控制侧及用户侧三个部分。

电源侧:能源互联网的电源供应主要由分布式清洁能源和部分用于调峰的柴油机组、燃气机组组成,为网络中的用户提供能源供应。

智能控制侧:在能源互联网框架下,主要依靠微网将电源与用户直接相连,同时需要在微网上架构一个智能控制中心协调整个微网系统的运行,在电源侧实现分布式清洁能源与调峰机组之间的互补协调,同时配合储能电池的有序充放电,通过发掘用户的需求侧响应资源,使用户端的负荷能够主动追踪清洁能源发电出力。

用户侧:用户端的负荷控制主要通过需求侧响应、用电诊断等工具来实现。控制中心将为每个用户提供一份详细的用能方案,帮助用户减少电网用电、增加自发自用电。

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运营模式

整个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运营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在系统运营商的控制下,系统的能源供应主要由电源侧的分布式发电来提供,配合储能设备的有序充放电,提高出力功率的稳定性和频率稳定性。

步骤二:当电源侧的功率注入微网后,由智能控制系统来协调整个系统中的潮流分布和走向,同时负责发布微网两端的电力供需信息,并计算得到不同用户的优化用电方案。微网控制单元的运行也由综合能源服务商来管控。

步骤三:用户侧使用微网网端传来的电能,用户按照智能控制系统制定的优化用电方案来错峰用电和储能,实现供需双向协调。

步骤四: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历史负荷数据、用户用电弹性、用户需求侧响应特性等数据,预测第二日的负荷曲线,制定微网小范围的能源调度运行计划。

上述内容是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的基本运营模式,然而由于不同的地理条件、生活习惯对用户的用能行为特征都会产生影响,因此在具体实施时,综合能源服务商还应当因地制宜地对上述运营模式做针对性的修改。

延伸阅读:曾鸣:保障性收购办法出台 政府企业电网都该怎么办?

原标题:【专栏曾鸣】基于能源互联网平台的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响应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互联网查看更多>电力体制改革查看更多>电力需求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