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黄山十三五规划:有序淘汰工业燃煤锅炉 因地制宜建设风能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等(文)

2016-05-16 09:26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燃煤锅炉黄山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了解到,近日黄山市下发关于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详情如下:

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中共黄山市委关于制定黄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是未来五年政府依法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是我市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

第一篇  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开拓创新,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生态立市、旅游兴市、工业强市、文化惠市,全力以赴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总体完成,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亿元,年均增长9.4%;财政收入92.5亿元,年均增长1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27.1亿元,年均增长1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1.1亿元,年均增长16%;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44.4亿元,年均增长13.6%。

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2.7∶44.1∶43.2调整为2015年的10.4∶41.4∶48.2。安徽黄山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启动建设,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56.1亿元、年均增长10.2%。旅游、文化、生态“三位一体”深度融合,旅游接待量达到466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00亿元,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荣获中国十佳运动休闲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最佳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等殊荣。新型工业化加快推进,绿色包装、汽车电子、绿色食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歙县、徽州经济开发区跻身百亿园区。茶叶、茶油、竹木等现代山区农业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43家。

城乡建设实现新突破。中心城区“一环三片”格局初步拉开,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由54.5平方公里扩大到62.6平方公里,黄山经济开发区、歙县经济开发区成为全省产城一体融合发展试点。区县城和建制镇建设步伐加快,屯光等8个镇跻身全国重点镇。美好乡村建设全面启动,36个省级重点示范村顺利通过省级考核验收。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39亿元,合福高铁、黄祁高速、徽州500千伏变电站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城市综合承载力进一步增强。城镇居民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成功摘取中国人居环境奖,建成和开工在建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4.7万套。全市城镇化率由43.3%提高到51%。

社会民生呈现新局面。城镇常住居民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6226元和11872元,年均增长11.6%和13.5%。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贫困人口每年递减20%以上。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滚动推进48项民生工程,新增财力90%以上用于民生支出,连续三年荣获全省民生工程绩效考评先进市称号。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旅游服务等特色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成效,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全面实施,大病保险全面启动,省内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1%。文化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作扎实推进,黟县国际山地车节等一批体育赛事形成品牌。平安黄山和法治黄山建设深入推进,计生、统计、双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工作不断加强,气象、地质、地震、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扎实推进,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事业迈出新步伐。

生态环境展现新面貌。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顺利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扎实推进,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82.9%,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三线三边”整治深入开展,农村环境得到改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4%以上,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在全省率先全面启动农药集中配送。节能减排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

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实施并完成新一轮市县政府机构改革,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涉企收费清单制度全面建立,政务公开、效能建设不断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海事监管、工商登记制度及城管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农村土地确权颁证试点等改革稳步推进,创新推出林权配套制度、古民居产权流转、国资整合国企转型等一批特色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与东盟十国达成旅游合作共识,黄山国际机场口岸落地签证获批、免税店投入运营。进一步深化与杭州市战略合作,建立了政府间交流合作常态化机制。五年累计外贸进出口总额35.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亿美元。

发展理念获得新提升。市委、市政府坚持把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同我市实际紧密结合,成功争取并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国字号”发展战略,极大地强化和彰显了黄山的特色优势。特别是“十二五”中后期以来,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将产业发展作为最紧迫任务,科学提出“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工作思路,初步走出一条符合黄山实际的发展路径,进一步增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十三五”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我市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第二章         发展环境

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和复苏期,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国家高度重视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有利于我市全面推进“旅游+”,打造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建设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后金融危机时期,产业调整和跨区域重组不断深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有利于我市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国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我市发挥紧邻长三角的区位优势,高水平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

从我省环境看,安徽整体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有利于加速我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配置资源;我省在全国率先开展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有利于我市加快创新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我省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将加快我市农业人口就近就地城镇化,释放巨大投资和消费需求,加快我市新型城镇化进程;我省实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有利于我市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我市环境看,我市拥有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重要战略平台,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政策红利将持续释放;在京福高铁开通基础上,黄杭高铁加快建设,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正式启动,武黄杭、昌景黄等高铁有望列入国家计划开工新建,高速路网日益完善和黄山口岸不断扩大开放,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我市的发展环境和区位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经过“十二五”期间持续不断地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市发展基础更加稳固,发展后劲更加坚实,有利于我市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推动新的发展。

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艰巨性。从宏观环境看,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如果不能有效应对风险,不能在转型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的差距会越拉越大。从自身条件看,发展不足、发展不优、发展不快仍然是我市的最大市情,特别是产业形态单一、实体经济不强等问题突出,新旧动力转换青黄不接,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任重道远;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紧缺,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区域协调、协同发展不够,部分城镇低收入群体和深山区、库区、老区群众生活困难,脱贫攻坚任务艰巨。从思想观念看,小富即安的思想偏重,敢闯敢试的精神不足,创新创业氛围不浓,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广大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干事创业的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强化。

综合判断,虽然我市发展面临不少风险挑战,但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改变,生态、旅游、文化“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优势没有改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优势更加凸显,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坚定信心、趋利避害,补齐短板、做足优势,主动作为、奋力拼搏,努力把黄山发展推向新的更高水平。

第三章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为主抓手,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推进“旅游+”,着力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把黄山打造得更美丽、更富裕、更文明。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必须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善于用新的理念破解难题,用新的思路谋求突破,紧紧抓住政府创新、企业创造、大众创业三个关键点,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放开市场,放活主体,进一步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动力,让更多企业通过创新创造财富,让更多群众通过创业增加收入,使创新创业成为推动黄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

——坚持协调发展。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在保护生态、传承文化的同时更加注重产业发展,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在加速城镇化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山区、库区和革命老区发展,努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协调发展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后劲。

——坚持绿色发展。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快构筑绿色产业体系,打造绿色生态环境,培育绿色文明风尚,不越生态“红线”,守住发展“绿线”,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绿色发展之路,着力打造美好安徽、美丽中国建设的黄山样本。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燃煤锅炉查看更多>黄山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