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企业正文

宫斗大戏?北汽自主品牌巨亏87亿 百位高管面临调整

2016-05-24 11:02来源:时代周报作者:倪佳关键词:北汽新能源李峰北汽集团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汽集团在绅宝品牌上投入巨大,但是销量并不尽如人意。绅宝X65作为北汽去年推出的重磅SUV,全年仅有2.2万辆的销量。虽然绅宝D50全年销量达到6万辆,已经成为北汽股份销量的顶梁柱,但这是其在终端市场大幅降价促销换回来的结果。走高端轿车路线的D80去年只有18辆的销量。一直以来,北汽都意欲在SUV市场有所建树。在X65、X55、X25之后又推出了X35。然而在推出众多款新品之后,换来的销量和盈利远远不能弥补其研发、制造、推广的投入。

业内分析指出,这一切(巨额亏损)的责任最终还是会落在北汽股份总裁李峰的头上,北汽内部出现很小的状况都会引起各种争吵和指责,外来职业经理人与国企元老之前的斗争在此之前就已经爆发多次。

人事再调整的背后

联系去年北京市委派出巡视组对北汽集团的专项巡视结果,黄鸣(化名)表示,此次北汽的人事调整是遵循巡视组调整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也不能排除某些人借故调整组建自己势力的可能。“任何企业的领导都需要有一道自己好使的班子,光杆司令是做不了事的。”

时代周报记者发现,因北汽自主发展问题引起的高管人事调整始于2008年,当时为了北汽自主项目的发展,徐和谊启动了北汽集团的“空降”行动,其从上汽集团挖来了时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的汪大总;留住了历任南京依维克总经理,南汽MG项目总指挥,在商用车、乘用车、海外收购和自主品牌建设方面均经验丰富的张欣;还有找来了奇瑞汽车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汽车碰撞安全技术专家顾镭,以及曾历任一汽丰田营销副总经理、北汽福田海外事业部总经理的董海洋加盟北汽。

在各路人才的共同努力下,北汽在随后3年时间从只有几款外来平台上打造的小众车型,发展了两大基地,5大全系车型的板块建设。似乎是为了平衡各方权力,北汽股份设置了多达12位副总裁,而不同出身和工作经历的副总裁之间,意见分歧往往也较大。例如当时的副总裁张欣就主张工作重心放在自主研发全新平台上,而徐和谊则更希望自己辛苦收购的萨博三大平台有所建树。加上张欣个人魅力吸引了一批来自南汽的中层员工组成的团队,也招致了北汽元老对其的不满,2011年张欣提出了辞呈,转投川汽。同年,汪大总卸任北汽集团总经理,业内认为推动自主品牌的成绩不理想是主要原因。

此后大规模的人事调动则是在2013年,原北汽股份产品规划部总监梁国锋,从董海洋手中接任北汽股份副总裁、北汽销售公司执行董事职务。自2008年就在北京现代担任常务副总经理的李峰,在2013年7月正式升任北汽股份总裁。在李峰调回北汽股份后,北京现代常务副总经理一职则由刘智丰接任。

相比一众对手,北汽集团做自主品牌的切入点比较晚。2009年从萨博收回来一堆图纸开始,直到2013年才真正推出第一款车型—d70轿车。只不过此时市场的形势已发生变化,轿车开始不好卖,消费者开始关注SUV。疲于追赶的北汽又推出了X65这样的与市场需求有偏差的产品。

有业内评论指出,徐和谊一直希望通过引进外部的人才来改变整个企业的运作机制,但现在的结果是北汽集团并没有形成自己合理的文化。一方面是外部的人才不断被挖到北汽集团,另一方面是原有的人才不断流失。目前北汽整个集团的运作,还是完全遵循老国企的思路。

尽管徐和谊有着自己的雄图大志,加上其对于招揽外界有能力的人才不遗余力,有着包容并兼的大局观精神,但在北汽集团这样传统的老国企内部,各方人事和权利斗争过于密集和复杂,使得企业内部运作的实际效率较为低下。此前多次人事调整和高管出走,都有内部斗争的身影,例如当初还在北京奔驰的付强,包括还在北现的李峰,其离职消息尚未公布,却都是由北汽内部人士主动透露给媒体后才被爆料。有分析称,北汽内部如此醉心于斗争而不是团结合作,其“十三五”战略恐怕又要落空。

原标题:北汽自主品牌巨亏87亿 百位高管面临调整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汽新能源查看更多>李峰查看更多>北汽集团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