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评论正文

深度|创新驱动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发展

2016-06-03 09:12来源:电池中国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跨界融合才能破解创新难题

陈清泉认为,解放思想才能破解难题,通过创新驱动实现工业强国梦。电动汽车附带政治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因此,做电动汽车要有整体思维。

汽车工业已有100多年发展史,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革命。今后30年将是汽车变化较大的30年,很幸运,大家都可以参与到这场革命当中。

陈清泉认为,未来智能汽车涉及电信、汽车、电力等领域,需要进行业态管理、生态管理。新的生态是跨学科的,智能汽车中,有汽车也有IT产业,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人文网,“四网”要融合。

陈清泉分析,电动车的方向是三化:轻量化、质量化、智能化。电动汽车走向智能化以后,是跨学科的,动力电池也是跨学科的,想要有大的发展必须跨学科融合,秉承持续包容的态度,排外就会被淘汰。

此外,电动车发展前阶段是靠政府驱动,刺激产能的增加,对技术的进步、成本降低没有多大帮助。必须进行“双轮驱动”,政策驱动要继续,还要市场驱动,让市场来筛选企业。

陈清泉指出,电动汽车将会成为智能系统的终端,现在IT产业进来了,汽车产业假如不进行革命,最后就会成为IT产业的供应商,其实就是IT厂商的终端。所以说,发展电动车要有好的技术和思维模式,还要有科学的顶层设计,汽车产业、电力产业、化工产业、IT产业联动发展。

着力培育先进和科学的电池体系

电池安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国家层面现在出台了很多标准,主要是基础标准和各种类型的电池标准,基本上是可以和国际进行接轨的。

陈清泉指出,要做到电池安全、化学安全、机件安全,必须从微量级、纳米级开始,要能够做各种各样的系统分析,比如热失控,要能够分析热失控的诱因是什么,建立先进、科学的电池体系。

电动汽车充电跟普通汽车在加油站加油有根本的不同,不管在什么地方充电,都会跟国家电网发生关系。电动车的用户、充电的运营商、电网的运营商跟发电要融合在一起,从整体的环保效益、经济效益来考虑。在家用慢速充电,在外用快速充电。

智能汽车涉及多学科,是跨行业融合的产物,不能用传统方式管理。要做到交通工具的全过程的运行管控,实现无处不在的互联、无处不在的感知、无处不在的服务。

陈清泉认为,“只有合作才可以价值共生”。百度、谷歌都已进入智能汽车领域,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通过摄像机、雷达、传感器来强化汽车安全性。此外,还要注意网络安全,不能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云端服务器上。

原标题:创新驱动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发展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查看更多>动力电池查看更多>储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