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权威】九江市十三五年规划:电力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2020年达到1000亿元

2016-06-06 12:2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产业能源产业新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三章 着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优化社会收入结构,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基尼系数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下降。完善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格局,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注重收入分配政策激励作用,拓展知识、技术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途径,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建立公务员津补贴正常增长机制,完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和评价机制,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减轻中低收入者和小微企业税费负担,鼓励支持居民依法开展投资经营活动,落实扶贫济困的税收政策,支持引导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发展。增加财政民生支出,公共资源出让收益更多用于民生保障,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严格规范工资外收入和非货币性福利。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登记信息系统,完善现代支付和收入监测体系。坚持“提低、扩中、调高”政策导向,使收入提高与结构优化并进。

第四章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以增加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广覆盖、可持续和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节 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大力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巩固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激励机制,完善多缴多得激励机制,落实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政策。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提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运行水平。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落实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第二节 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农合制度,加强两种制度并轨和衔接管理。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机制和财政补助增长机制,完善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调整机制。进一步改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探索生育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根据国家要求,研究职工退休人员医保缴费参保政策的落实办法。

第三节 加快发展多层次社会保障

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进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鼓励进城农民工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完善被征地农民刚性进保制度,规范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帮扶低收入困难群众参保。鼓励发展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健康保险,大力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加强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建设,扩大企业年金制度覆盖面。建立健全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体系。完善安置房、公租房分配体制机制,为低收入群体住房提供保障。不断推进优抚安置、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

第五章 努力实现百姓住有所居

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大商品房去库存力度,健全完善政府保障与市场配置并重的住房供应体系,解决好群众住有所居问题。

加快城镇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现有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通过货币补偿、政府购买商品住房进行安置等方式,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科学引导农村居民点建设,保护和传承乡村地域文化特色。

着力开展保障房制度改革。探索运用PPP模式建设保障性住房,创新公租房建设运营资金的筹集渠道,提高政府以购代建比例。逐步打通商品房、安置房、保障房转换渠道,通过购买和长期租赁商品住房作为公租房房源。探索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继续推进公租房“租售并举”。

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提高中低收入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和缴存额,控制高收入管理者缴存基数和比例,健全公平公正的缴存制度。逐步将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就业职工,及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纳入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

第六章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公平、质量两个重点,加快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加快教育信息化“三通二平台”的建设,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基础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健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教育服务网络。全面普及公平、有质量和包容发展的15年基本教育。鼓励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努力扩充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5%以上。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到94%。统筹分配城乡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全面改善城乡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全面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推开校长、教师轮岗交流,突出抓好校长能力建设、师德师能建设、课堂教学管理、学生素质教育和教育质量管理改革,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扎实开展“阳光体育”行动,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增强职业教育针对性和实践性,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政策;支持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重视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教育领域对外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支持本地院校与国内(外)知名学校建立合作关系。

第七章 着力推进健康城乡建设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推进分级诊疗,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推进医疗资源结构优化和布局调整,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医联体”建设,逐步构建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启动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医疗机构,提高全科医生、家庭医生和远程诊疗服务能力。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补偿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推进医师多点执业改革,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加大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探索家庭医生、私人医生新模式,发展院前医疗急救和远程医疗。鼓励民间和社会力量开办医疗机构,促进多元化办医,提升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质量和数量。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强化血吸虫病、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以及慢性病、地方病的综合防治和职业病危害防治。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增加艾滋病防治等特殊药物免费供给。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有效处置各类卫生应急事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形成严密高效的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体系。

第八章 加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全面落实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提高生殖健康、妇幼保健、托幼等公共服务水平。做好相关的公共服务和预期引导,加大对产科病床、医护人员、救助中心、产前筛查诊断以及托幼和义务教育等方面的投入,合理疏导生育时机,实现政策预期目标。帮扶特困计划生育家庭。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从家庭、社区、社会各个层次和环节着力,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构建老年人友好型社会;并从乡规民约、法律法规和制度体制等层面予以保障,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完善老龄化社会保障,促进健康老龄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政府向社会或经营者个人购买服务、实行股权合作等新模式、新业态、新方式,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增强养老服务能力。注重家庭发展,对待困难家庭和家庭弱势成员,政府和社会推动形成帮扶、关爱的良好社会氛围;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在接受教育、获得就业机会、社区资源分配和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健全扶残助残服务体系。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产业查看更多>能源产业查看更多>新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