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湖南衡阳市十三五规划:实施区域热电联产 工业燃煤锅炉改造等 重点推进常宁庙前等22座风电场(全文)

2016-06-15 08:50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热电联产衡阳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五章  坚持基础先行  提升发展新势能

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优先位置,着力推进交通、能源、水利、信息等关键领域建设,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筑牢基石。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枢纽

提质建设重大交通设施,加快构建功能完善、衔接顺畅、安全环保的综合运输体系。

40、推进重大交通设施建设。统筹推进铁路、航空、公路、水运等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水陆空立体交通设施体系。规划建设铁路新线,改造提升部分老线,完善铁路衡阳站场,发展城际(城市)轨道交通。推进大浦通用航空基地等设施建设,奠定通用航空发展基础。加快完善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干线公路建设改造。提质湘江2000吨级航道,建设一批港口码头,提升通航能力。

41、促进各类交通有机衔接。按照无缝对接、高效通行要求,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港口及机场等交通枢纽之间以及与邻近交通干线的连接线建设,促进铁路、高速公路与中心城区及重点城镇连接线(出口)建设,逐步完善交通枢纽集疏运体系。推进重要城镇国道绕城线改造,促进国道交通线与城镇互动发展。加快客货站场建设,提升交通线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图4:市域综合交通示意图

专 栏8:重点交通设施建设工程

铁路。建成怀邵衡铁路,实施湘桂铁路衡阳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推进安张衡铁路、株洲-衡阳-耒阳城际轨道前期工作。

高速公路。建成娄衡高速、南岳高速东延线,建设衡阳至永州高速公路、茶陵至常宁高速公路、南岳至白果高速公路。

港口航道。重点建设松木港、耒阳港,新建常宁柏坊和松柏、衡东大浦、衡南云集、祁东归阳5个千吨级码头,改造扩建衡山港成为千吨级码头。建成湘江土谷塘航电枢纽工程,实施湘江2000吨级航道二期工程(朱亭大桥-衡阳三桥)、湘江1000吨级航道建设工程(衡阳-祁东归阳)。

客货站场。推动衡阳火车站搬迁改造,改扩建衡阳火车北站、南站,建设耒阳红眼塘、常宁青市等14个县市货运站场。

第二节  优化能源保障体系

加快能源设施建设,提高能源生产及运输能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能源保障。

42、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兴能源,推广太阳能发电,安全发展核电。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快发展风电,积极推进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推广发展沼气、生物质燃料等农村能源使用。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和余热(气)、余压利用、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积极创建全国第二批新能源示范城市。稳步开发传统能源,稳定煤炭生产,稳步发展水电。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

43、畅通输送通道。加快油气管网建设,逐步实现成品油管输化,大力实施“气化衡阳”,推进煤制气管道建设,加快天然气管道向县市及乡镇延伸,力争天然气管线延伸至各建制镇。实施交直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继续加强农网改造升级,推进智能电网建设,强化衡阳电网和电源点在湘南电网中的支撑作用。加快煤运通道建设,积极布局建设煤炭调配基地、煤炭物流节点。

专 栏9:重点能源设施建设工程

能源生产。光伏电站:建成衡阳县俊虹100兆瓦光伏产业园(一期)、耒阳岱朗60兆瓦光伏电站、耒阳淝田40兆瓦光伏电站、祁东石亭子40兆瓦光伏电站等。核电:推进衡阳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筹建核电小堆项目。风电:规划建设衡南天光峰、耒阳太平(二期)、常宁庙前等22座风电场。生物质发电:建成衡阳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县市规划建设1座或以上垃圾焚烧发电厂。煤炭:全市矿井数控制在50处以内,年煤炭产量400万吨左右。

能源输送储配。煤制气,建设中石化新粤浙外输衡阳段管道;天然气,实施西三线项目,增强天然气引入能力,建设松木经济开发区LNG储配工程;输变电,实施输变电特高压改造工程,完善500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通道,建设衡阳东500千伏变电所,新建改造110千伏变电站43座、线路390公里,35千伏变电站48座、线路450公里。

第三节  完善水利设施体系

坚持兴利除害并重、防汛抗旱结合,基本形成防灾减灾、城乡供水管理有效的水利支撑保障体系。

44、建设供水保障体系。以衡邵干旱走廊治理为重点,加快各类重大水库等水源建设,推进中型灌区续建配套,新建扩建一批灌区工程,促进节水改造,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建设城市供水备用水源地,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体系,合理安排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因地制宜建设跨流域、跨区域调水工程,提高重点城镇和地区的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保障城乡供水安全。

45、提质防洪减灾体系。实施衡阳市城区和县城防洪工程,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加大湘江、耒水、蒸水、氵米 水、舂陵水等支流重要堤段治理力度,完善耒水堤岸保护圈。加强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河流河段治理,提高中小城镇和农村的防洪能力。推进病险水库(闸)除险加固,增强山洪灾害防御能力。完善山洪灾害易发区预警预报系统,增强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专 栏10:重点水利设施建设工程

水源建设。规划建设塔山、三口桥2座中型水库,新建34座小型水库。完成西渡水闸等14处大型水闸及89处中型水闸除险加固。

引水抗旱。实施常宁西水东送、祁东郭家嘴调水、祁东县湘江调水等工程,完成欧阳海灌区渠系配套及39个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新建衡阳县龙口灌区、祁东犬木塘灌区、衡山县天柱和先锋水库灌区工程。改造更新栗江泵站、七碗泵站等灌排泵站。实施珠晖区、衡山县涓水和祁东县三大抗旱应急水源工程。

防洪治理。推进湘江重要河段治理,加高加固堤防238公里。治理耒水、蒸水、氵米 水、舂陵水等支流重要堤段,新建堤防300公里、堤防加固215公里,护岸处理227公里。推进城市和农村排涝工程建设,新增排涝装机容量7.4万千瓦、除涝面积20万亩。

流域治理。加强湘江干流及蒸水、氵米 水、耒水、舂陵水等重要支流治理,完成全市27条中小河流及农村河道综合治理。

城市供水。建设牛形山水库备用水源、九观桥供水南岳区衡山县城等工程。

第四节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

46、构建高品质的城乡信息网。推动城区光纤入楼入户和老旧小区入户光纤改造。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联网,推动IPv6宽带网络规范化商用。推进基站集约化建设,全面提升4G网络,建成“无线城市”。实施农村通信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现通信和互联网全覆盖。实施衡阳有线三网融合数字家庭智能终端及应用工程,普及网络电视应用服务。推进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搭建市县乡纵向政务外网万兆骨干网。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地基增强系统,完善灾备中心、应急指挥、安全测评等领域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到2020年,全市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达到70%、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85%,乡镇4G网络覆盖率、行政村光纤通达率均达100%。

第六章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打造工业重镇

坚持主攻高端、提升低端、绿色导向,加快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打造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的工业重镇。到2020年,规模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工业总产值规模进入全省五强。

第一节  做强做大先进制造业

对接“中国制造2025”,以两化融合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产业链建设为抓手,打造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

47、推进制造业强基工程。建设白沙洲工业园模具产业园,推进精密模具研发制造,提升电子信息核心基础零部件制造水平。坚持产学研用结合,在输变电、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等行业,着力突破超高压新型设备、电控喷油系统、涡轮增压等关键设备和关键技术,研制成功一批关键基础材料。开展关键制造工艺攻关,提升矿冶装备制造水平、钢管材加工水平和有色金属冶炼水平。支持特变电工、南岳电控、衡阳运机、衡钢等企业实施新的技术改造,开发一批标志性、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大装备。

48、推进集群集聚发展。发挥核心企业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发展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不断拉长和完善电子信息、输变电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矿山冶金装备、高端钢管材装备制造和有色金属精深加工业等产业链条,提升价值链,提高集聚集群发展水平,着力打造全省重要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铜产业基地。

49、推进制造业结构调整。实施百亿潜力企业计划,支持富士康、特变电工、衡钢、中国五矿、建滔等核心企业,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标杆,实施新的技改扩能项目,扩大产值规模,成长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推动制造企业延伸服务链条,积极发展售后服务、专业服务、增值服务、电子商务,提供研发设计、信息咨询、节能环保等服务,推进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打造一批具备较高质量标准、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衡阳制造”产品。

图5:衡阳市千亿产业示意图

专 栏11:千亿产业集群建设计划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热电联产查看更多>衡阳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