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陕西安康十三五规划:建设一批火电、水电、风电项目 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全文)

2016-06-16 08:1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电力十三五规划陕西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纲要规定,“十三五”期间建成华电安康火电厂,汉江白河水电站、汉江旬阳水电站,完成汉江支流在建梯级水电开发,严格控制新上水电开发项目,谋划建设抽水蓄能电站,跟踪推进安康核电站项目前期工作。建设汉滨早阳和牛蹄、旬阳、岚皋风能电厂;加快汉阴、紫阳、平利、旬阳等县光伏发电及智能电站建设、白河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恒口年产45万吨LNG。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沼气、太阳能光伏和风能发电,大力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和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应用,综合利用工业企业余热发电。到2020年实现产值100亿元。完善骨干电网,建设电力输送大通道,加强配电网升级改造,形成满足内需、推进外送、方式灵活的坚强网架结构,全面提升电网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工程。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酒泉-湖南过境电力输送大通道,途经石泉、汉阴、紫阳、汉滨、平利、镇坪6县区。330千伏主网架工程:安康水电送出通道香商线路工程,旬阳水电站、安康火电厂送出线路工程,西成客专铁路东梁牵供电工程,平利、月河(安康西)、紫阳(安康南)输变电工程,镇安抽蓄至月河变线路工程。110千伏网架工程:平利、紫阳、关庙变电站增容扩建工程;高新、大同、吕河、滨江、高新2(付家河)、中心、五里2、凤凰输变电工程;平利33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月河330千伏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岚皋第二回电源线路工程、平古线改造工程、国心第二回电源线路工程。35千伏网架工程:西营-冷水线路工程、吕河110千伏变电站35千伏送出工程,双河、茨沟、大河变电站扩建工程,宋家、田坝、迎风输变电工程。

全文如下:

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2016-2020年)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实现追赶超越目标、推进美丽富裕新安康建设迈向更高水平的关键期,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的冲刺期。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中省市有关会议精神,编制《安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一章 追赶超越 建设美丽富裕新安康

全面总结成绩经验,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科学审视市情特征,客观研判环境变化,站在新起点,谋划新发展,努力在追赶超越中唱响安康节奏。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陕南循环发展战略机遇,紧扣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安康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生产总值达到772.4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翻番,是2010年的2.4倍,年均增长1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29193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321.2亿元,是2010年的4.3倍,提前两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24.6%,增速连续五年保持全省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531亿元,是“十一五”的2.3倍,年均增长24.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9亿元,财政总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72.8亿元和30.8亿元,均比2010年实现翻番,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第一方阵。金融机构存贷比达到54%,较2010年提升8.7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逐步增强。全市小康社会监测指数预计达到76.5%,较2010年提高16.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粮食生产连年丰收,畜牧、茶叶、魔芋、烤烟等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发展,魔芋种植面积和加工产量全省第一、全国七分之一。“一县一产业”特色显现,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标志的生态友好型产业贡献度不断提升,占全市GDP比重达到65%,富硒食品产业产值年均增长30%。新兴产业带动作用日趋凸显,以原材料加工为主的产品正在向产业链中下游延伸,循环经济特色产业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市规模工业企业492户,产值过亿元企业292户,工业化率42.3%,较2010年提高16个百分点。建成国家4A级景区8个,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22.6%。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4:55.3:32.3,二产占比提高15.3个百分点。安康高新区获批秦巴山区唯一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旬阳生态工业园区升格省级高新区,19个省级重点县域工业集中区标准化厂房超过百万平方米,“三区两园”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产业聚集效应开始显现。

基础设施突破发展。建成西康铁路复线和十天、安平高速公路以及安岚、平镇二级路镇坪段,升级改造4个县城过境段,阳安铁路复线、安康富强机场、安旬白二级路、石紫岚公路、汉江高等级航道整治项目开工建设,建成和在建5座汉江大桥。实现8县区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里程达到577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3万公里,居全省第二,区域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逐步形成,长期制约安康发展的交通劣势正在向发展优势转变,保障发展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安康城区东坝防洪工程建成投用,汉阴洞河水库开工建设,“五城三镇”重点防洪工程加快推进,“小工程、大群体”等水利设施不断完善,汉江综合整治、流域治理、水保生态和瀛湖湖泊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长年水患威胁得到有效缓解。

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坚持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以月河川道城镇带为重点,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加快建设,道路、供水、电网、通讯、环保等配套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和品质得到提升,五年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投资153亿元,是“十一五”的2.6倍。中心城区道路和东坝、西坝、西南片区棚户区改造启动实施,高新区骨架路网基本成型,江北新区发展空间大幅拓展,“一江两岸”山水园林城市风貌开始彰显,建成区面积39.5平方公里。成功创建1个国家卫生城市、5个国家卫生县城、3个国家园林县城,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提高3.3个百分点。9个县城、12个副中心镇、1个省级重点镇、4个省级文化旅游名镇(街区)规模扩张、功能提升、承载能力增强。新设恒口示范区和瀛湖生态旅游区。陕南避灾移民搬迁累计安置13.2万户50.16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4.3%,年均增长1.8个百分点。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坚持财政支出和新增财力“两个80%”用于民生建设,五年累计支出698亿元,是“十一五”的3.5倍,年均增长22%。各类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经费支出年均增长21%,中心城区教育资源整合实质推进,安康学院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投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学前三年入园率比2010年提高42个百分点,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100%和96%。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条件显著改善,服务模式不断创新,实施医疗服务一体化和分级诊疗,组建“医联体”,“住院难”和“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科技、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建设保障性住房16.5万套,城市人均住房面积31平方米。累计新增城镇就业8.8万人次,较“十一五”增长62%。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64.3万人。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5.6%,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加快,城乡社会养老、基本医疗、社会救助以及工伤、生育保险保障水平大幅提升。累计脱贫人口42.4万人,人民生活实现了“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

生态建设成效明显。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工作扎实推进。垃圾、污水无害化处理设施实现县城全覆盖,创建2个国家级和6个省级生态示范县,生态创建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工业点源和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有序推进,汉江水质保护十大专项行动和“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关停高污染、高耗能企业300余家,综合治理小流域250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00平方公里,污染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汉江出境断面水质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累计绿化造林326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5%,位居全省第一。“丹治”二期、坡耕地治理深入实施,美丽安康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显著增强。

改革开放大步迈进。全面深化改革蹄疾步稳,行政体制、经济体制、生态文明、社会民生等领域改革协调推进,发展活力和潜能不断释放。镇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权责清单制度及市县政务服务中心“全程代理”运行机制全面推行。特色改革先行先试,全国发展改革和全省深化农村改革试点市、恒口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镇级小城市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稳步推进,以生态流向发展“飞地经济”模式得到中省肯定和支持,“三县一带”金融创新工程深入实施,3户企业在上股交Q版挂牌,医改“茨沟模式”在中省引起较大反响,“三区一体化”基础教育改革、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统派直管”改革全面推开。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务实战略合作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对口协作成效显著,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1462亿元,30户中国500强及知名企业落户安康。非公有制经济占比达到54.2%。

附表1:“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完成情况

实践证明,“十二五”时期是安康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好、综合实力提升最快的五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快速跟进全省发展步伐、由相对滞后走向追赶超越的五年。成就令人振奋,经验弥足珍贵,主要有: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省的决策部署和对安康的定位要求,结合安康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做大总量和提质增效并重,在全力追赶超越中实现转型升级;必须坚守生态环境保护底线,统筹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之路;必须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经济发展、群众需求相适应,在共建共享中增进人民福祉;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最大限度地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必须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勤政务实、锐意进取,勇于担当、久久为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电力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陕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