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安顺市十三五规划:加强“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电源点建设 有序推进风电(全文)

2016-06-28 08:3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火电安顺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第十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绿色新安顺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基本方针,大力提升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屏障功能,依法治理环境污染,牢牢守住生态底线,积极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现绿色发展。

第三十五章  加强生态建设

大力实施森林生态系统重大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重大修复工程、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大修复工程和水土保持修复工程等生态文明工程,基本建成生态功能完备的生态体系。

第一节 大力实施森林生态系统重大修复工程

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加强公益林建设和后备资源培育。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重点生态脆弱区25度以上坡耕地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推动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大造林绿化力度,加强新造林、中幼龄林抚育管理,推进低质低效林改造。按照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县乡村造林绿化规划,开展城乡绿化美化,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及景区景点景观绿化建设,继续实施山体公园化绿地建设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建立六个严禁长效机制,加快国土绿化步伐,切实提高森林覆盖率,到2020年,实现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森林面积806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850万立方米。

第二节 积极推进湿地生态系统重大修复工程

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多用途管理区、湿地保护小区等建设,充实和完善湿地保护体系。通过湿地补水、污染防控、栖息地恢复等措施,开展重点区域湿地恢复与综合治理。开展湿地资源合理利用示范区建设,逐步引导可持续利用湿地资源,优化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恢复湿地功能。

第三节 加快实施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大修复工程

按照生态优先、兼顾发展,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石漠化等级差异和区域差异合理设置各项防治措施,坚持防护为主,全面规划和科学配置石漠化综合防治措施,利用岩溶生态的自我修复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宜封则封、宜造则造,封山育林与人工造林相结合,乔灌草藤相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相结合。通过生物措施,加快生态环境恢复的步伐;通过工程措施,提高土地单产和资源人口承载力,实现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普定国家级喀斯特岩溶研究成果示范推广,深化与中科院的项目合作。到2020年,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420平方公里,初步建立以林草植被恢复为主体的石漠化生态安全体系。

第四节 扎实推进水土保持修复工程

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因地制宜,注重自然恢复的治理原则,突出综合治理,强化监督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加大坡耕地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完成坡改梯3.5万亩;大力实施镇宁、关岭、紫云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项目,完成治理水土流失117平方公里;大力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52平方公里。到2020年基本建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其中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土壤流失量6.2万吨。

第三十六章  强化环境保护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综合治理攻坚工程。强化环境保护问责,坚持绿色发展。

第一节 着力控制和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环境质量和污染排放总量“双控”,实现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氮、化学需氧量削减,确保“十三五”期间指标控制在省下达目标范围内。

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以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环评审批环节强化总量指标前置条件,优化区域流域工业布局,推行现有企业群集约化和清洁燃料化,推动产业绿色发展。

加大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度,系统提升城镇乡村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对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实施提标改造,加强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强力推进小城镇生活污染治理,优化养殖模式,实施农业源减排工程。

第二节 全面开展大气污染防治

实施政府统领、企业施治、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新机制,分区域、分阶段治理,经过五年努力,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90%以上。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实行联防联控,整治城市扬尘,禁止在城市建成区焚烧各类垃圾,禁止秸秆焚烧,防治重污染天气。严格核发黄绿标,限期淘汰黄标车。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严控“双高”(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新增产能。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完成铁合金、水泥、电解铝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到2020年,工业污染源废气排放稳定达标率达到95%以上。

第三节 加强水污染防治

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控制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磷污染排放总量,着力改善水环境质量;实施重点行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加强工业集聚区水污染治理。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0%以上。稳步推进全市境内乌江、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流域环境保护河长制。实行最严格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开展地下水污染普查和防治。到2020年,全市境内乌江、北盘江、红水河流域主要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90%以上,出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超过90%。严格环境准入,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落实水域岸线用途管制。强化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

第四节 严格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以耕地和建设用地治理为重点,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标准体系和土壤污染与修复“污染者付费”制度。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等级管理,基本消除重大土壤环境污染隐患。实行最严格的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措施,开展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推动矿山污染源整治,对存在较大环境安全隐患的矿产资源开发企业,限期落实淘汰、治理和防控措施。发展生态农业,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第五节 有效防治各类固废污染

全面提升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水平,实现固体废物规范化管理。从科技、管理、机制和政策等方面制定完整的配套措施,营造固体废物处理产业化、市场化的良好外部环境。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衔接。到2020年,县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建制镇(乡)达到50%以上,行政村达到30%以上。实施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理。完善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安全无害化处置。加强有机毒物、电子垃圾、核辐射、电磁辐射等污染防治。

第三十七章  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低碳发展

以提高资源产出率为核心,突出节能管理,强化依法监察,积极培育工业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持续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安顺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