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邢台市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的通知(全文)

2016-06-28 11:55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电力装备中国制造2025煤化工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依托行业重点骨干企业,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建设,支持其建立服务于行业的创新服务平台,为区域内同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进行协同创新,支持其发展为国家级技术中心。

加快主导产业信息化体系、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拓展信息技术服务,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服务制造企业,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3.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围绕做强产业转型升级载体和打造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平台,分级分类推进一批产业园区建设。突出规划建设邢东新区,打造全市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战略发展平台,培育成协同发展的示范园区;按照“一心多点”的空间布局,对接京津产业转移和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发展现代服务、科技研发、先进制造、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等产业;建设高铁中央商务区、上东休闲园区、顺水河生态区等,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示范区。与京津共建协同发展产业园区。共同建设“威县˙顺义产业园”,探索合作建设、共同管理、税收分享的建设模式,加快推进北京汽车制造厂年产10万辆汽车等项目尽快投产,推进曲美股份智能家具等项目尽快签约,为全市创造可复制的经验;积极推进“沙河˙房山产业园”,在开发区、任县分别规划建设“通州˙邢台产业园”、“任县˙京津产业园”;各县(市、区)加强与京津相关区(县)对接,争取分别与京津共建1个产业园区。打造京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园区。重点抓好市开发区及河北滏阳、邢台县旭阳、清河、沙河等22家省级经济开发区,邢台县龙冈等14家市级开发区,会宁等3家省级综合物流聚集区;建设扁鹊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健康养老、教育医疗等专业园区,走特色发展之路,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提高和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对接京津的承载能力。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园区。重点抓好沙河玻璃、平乡自行车、广宗自行车、清河羊绒、临西轴承、隆尧方便食品等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工业园区。(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

到2020年,重点形成1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培育5家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企业。力争到2025年形成2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培育10家产业链协同创新示范企业,形成1至2个跨区优势产业链。

(三)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1.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加快推动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着力发展以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为重点的智能装备及智能化生产线,不断推进以增材制造(3D打印)、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居、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智能安防、远程环境监控终端等为重点的智能产品研发和产业化,构建开放共享协作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

2.不断推进企业生产智能化升级。开展智能化升级示范工程,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企业采用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柔性生产、小批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智能制造技术或模式进行改造;在汽车、医药、食品、电子、纺织服装、钢铁、建材等领域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或模式改造。在重点企业推广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控制、供应链优化、物流信息化、能源管理智慧化,建设智能工厂、数字车间。加强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健全综合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3.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体系建设。深化信息技术在资源配置、生产经营、节能减排、创新发展、产业协同等方面的综合集成应用。支持大中型企业开展研发制造一体化、管理生产一体化、产供销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等信息化综合集成应用和全流程、全业务、整体性解决方案应用推广。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开展两化融合整体性评估和行业两化融合标准规范建设,推广普及企业首席信息官制度。发展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核心业务环节信息化,提升中小微企业综合实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到2020年,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产品生产周期、不良品率均降低30%;到2025年,上述指标均降低50%。

(四)推进“互联网+”协同制造,建设经济发展新动能。

1.培育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行业领域,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增材制造(3D打印)等集成运用。在特色产业集群,开展以个性化定制、小众经济、网络协同开发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鼓励大中型企业设立在线工业设计中心,推动设计与制造资源、关键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深化大中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大宗原材料网上交易、工业产品网上定制、上下游关联企业业务协同发展,培育基于互联网的商业生产模式。(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

2.推进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加快推进互联网和工业融合,促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在制造业全产业链集成运用,实现网络化升级。鼓励应用国家级的工业云服务和工业大数据平台,发挥威县大数据中心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创业基地、企业和创业投资机构发展面向中小微企业、基于互联网的众创平台,建立完善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和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移动邢台分公司、电信邢台分公司、联通邢台分公司)

3.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与布局,推进网络通信设备与工业设备互联互通,鼓励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故障预警、远程维护、质量诊断、远程过程优化等在线增值服务,支持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应用。鼓励车联网发展。推动工控系统安全保障工作开展,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移动邢台分公司、电信邢台分公司、联通邢台分公司、邢台无线电管理局)

到2020年,互联网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取得积极成效,培育发展一批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产业。到2025年,“互联网+”协同制造成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主导力量。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电力装备查看更多>中国制造2025查看更多>煤化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