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电力新闻火电火电动态政策正文

河南开封市十三五规划:支持风电和燃气供热电站等项目建设 积极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全文)

2016-07-05 08:44来源:北极星电力网关键词:能源十三五规划超低排放开封市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专栏14:现代服务业

现代物流。加强沿310国道商贸物流产业带建设,加快河南广通产业物流园项目、中部国际物流建材城、中原种子科技物流园区项目、开封晟大农贸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支持华晨申华物流产业园项目、尉氏县国际绿色建材物流园项目、智能物流港项目、宏进物流二期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

金融业。加快新东方村镇银行等项目建设,支持开封市金融服务中心等项目建设。

旅游。加快清明上河城、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我市一个中心七个分中心的旅游集散中心项目建设、龙亭区城北旅游休闲观光项目、水系一期两岸项目、祥符区黄龙湖旅游休闲度假区项目、开封西湖“十三院落”、七朝文院旅游区等项目建设。

健康养老。支持开封市民生养老院、中原养老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开封健康养老园区、开封市中医院祥符健康颐和苑等项目建设。

电子商务。加快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智慧中原”文化商务等项目建设。支持杞县城乡电子商务信息化产业园、尉氏县中国中部电子商务港等项目建设。

会展。建成开封国际农业会展中心,规划建设国际博览中心等项目。

第三节 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业。加快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加强农业科技指导,打造农业产业链。建立风险识别和预警机制,提高粮食生产方面风险防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建立多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建设融合平台、培育融合主体、创新融合方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规划建设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项目和特色旅游村镇,实施乡村游工程。积极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推进生产、加工、物流、营销等一体化发展。到2020年,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把杞县建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

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政策体系。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充分发挥开封生物资源优势,推动生物资源与终端消费品双向对接,促进饲料种植、畜牧养殖、精深加工和冷链物流链式协同发展。发展现代种业,持续增加农业投入,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粮食收储供应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市场建设。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大力发展创汇农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培育出口主导产品。

加强水利工程体系建设。完善防洪除涝体系。加快推进重要支流、病险水闸除险加固、中小河流综合整治等工程建设,全面提高防洪除涝能力。完善灌溉体系。推动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加快实施“引黄入杞”“乡乡通黄河水”工程,持续开展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积极发展引黄灌溉和机电井灌溉双配套,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与生态观光农业。紧抓河南省都市生态农业试点城市发展机遇,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为目标,积极推动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工程,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业生态示范园区建设水平,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基地。加快农业观光园建设。支持“123”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中国˙开封菊花高新科技产业园、长智生态观光园等项目建设。

推动林业及养殖业发展。科学规划林业产业发展战略,实施林业生态市建设提升工程。支持林业龙头企业发展,调整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发展方式,促进林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支持沿黄林业、苗木花卉、环城高速林业生态景观带、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高效林业示范园建设。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林业产业项目,加大林业产业投入力度。发展林下经济,促进林药、林菌等林下种植,林禽、林畜以及野生动物等林下养殖,推动林业特色生态产业发展,实现以短养长、长短协调的良性循环。加快现代畜牧业、水产业发展。全面推进生态、安全、优质、高效的现代化畜牧业体系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科技密集型、加工增值型、生态环保型”现代畜牧业。支持牧原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黄河奶牛养殖、大用食品有限公司养殖等项目建设。

着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精准化,加强生产环节农业投入品监管,在生产基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等种养大户中率先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流通环节农产品质量控制,建立专业检验检疫机构,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认证、应急处置和风险评估体系。以农产品供给源头生产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快速健康发展。支持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和“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

专栏15:现代农业

粮食核心区建设工程。千亿斤粮食工程。加快建设高产稳产粮田9.06万亩,新打机井、维修机井,修建机耕路、开挖沟渠、修建农桥、地埋线等。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约76563.75亩,主要建设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农业开发。加快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防护林工程。

农业基础设施。防洪除涝。支持重要支流、中小河流、平原洼地治理、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等项目建设。重点对惠济河、贾鲁河、涡河3条骨干河道和6条中小河流进行治理。农田水利。支持赵口引黄灌区二期和三义寨、赵口、柳园口、黑岗口、惠南五个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开封引黄调蓄工程。支持运粮河引黄调蓄工程、开封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工程等项目建设。

都市农业。加快中国˙开封菊花高新科技产业园、仙侬园互联网都市休闲生态农业园项目、杞县晟农专业合作社绿色有机农产品生态园基地项目建设。支持“123”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尉氏县全自动化控制温室大棚蔬菜种植项目、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项目、景观农业项目、珍稀植物原种基因库等项目建设。

生态观光农业。加快开封八斗现代农业观光园建设。支持长智生态观光园、祥符区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尉氏县生态农业观光采摘园项目、杞县生态观光农业园项目建设。

养殖业。生猪:加快杞县牧原、通许牧原年出栏200万头生猪产业化集群项目建设;支持开封圣康圣泰万头种猪场、祥符区良种猪场万头生猪繁育、杞县生猪养殖小区、半坡店康园养猪场等项目建设。肉牛:从肉牛产业集群、基础母牛养殖、新品种培育等方面新建一批肉牛繁育场。肉羊:加快肉羊产业链建设,支持河南永禾牧业、河南高新源牧业从种羊、繁育、养殖、屠宰到成品羊肉的肉羊产业链建设。奶牛:加快禹王台区、祥符区、杞县沿黄奶牛发展带建设,支持黄河滩区连片苜蓿草种植项目,支持禹王乳业、祥符区飞扬奶牛合作社奶牛养殖项目建设。家禽:支持河南长兴斗鸡保种场通过遗传资源保护开发推进河南斗鸡产业化经营,支持尉氏高效养鸭示范园区扩建工程。

第四节 打造百千亿级产业集群

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的通知》,实施百千亿级工程,重点发展产业集群,实现能级跃升。按照“成长性最好、竞争力最强、关联度最高”的原则,以龙头带动、承接转移、集群发展为主要途径,选择具有自身比较优势和转移趋势明显的领域作为主攻方向,通过集团化、体系化、集群化、高端化,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具有规模优势的产业集群。发展壮大装备制造及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加工、化工、纺织服饰四个传统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个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商贸物流、健康养老三个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构建“4+3+3”产业体系。

专栏16:百千亿级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装备制造及汽车和零部件千亿级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千亿级产业集群、化工五百亿级产业集群、纺织服饰五百亿级产业集群。

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三百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三百亿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三百亿级产业集群。

服务业。文化旅游百亿级产业集群、商贸物流百亿级产业集群、健康养老百亿级产业集群。

第六章 构建现代创新体系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配置创新资源,抓好主体、平台、机制、专项、人才等关键环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融合,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和效益,补齐开封发展短板。以郑汴产学研结合示范带建设为抓手,切实推动“市校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体系,打造“众创空间”,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到2020年,基本建成要素完备、配置高效、协调发展、充满活力的创新驱动体系,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0%;全社会研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力争达到2.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左右;发明专利年授权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第一节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改革政府科技经费管理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加强科技与经济街接,实行分类管理。

构建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具有开封特色的科技计划体系;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和乘数效应,综合运用股权投资、无偿资助、后补助、政府采购、风险补偿等多种投入方式, 使各类创新活动和创新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政府资金的支持,形成与创新链紧密关联的资金链。

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决策、执行、评价相对分开、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建立比较完备的评审专家责任制度和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科技项目决策、实施、成果转化的后评估。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收入分配和激励制度,建立有利于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推进开放式创新。以国际化视野,拓展创新合作深度和广度,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升吸纳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的能力。积极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开辟国际科技合作新渠道,改进合作方式,提升合作层次,增强利用创新资源的能力,借力缩小创新差距,深化与中央企业和国家级科研院所的创新合作。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通过移植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一批技术领先、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争取同50家以上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搭建5个以上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平台。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大实施科技开放合作项目的力度,加强与省内外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创新合作对接,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推动落实与中科院的科技合作,依托中科院人才优势,建设院士工作站,开展全方位合作。继续推进国家级超级小麦遗传育种国际合作基地建设,推进中国农大实验站省级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开封市产业技术育成中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聚焦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一步凝练产业重大科技需求,明确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在智能装备、电子信息、大数据、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生物种业等关键领域,布局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瓶颈,掌握核心技术,加速重大科技成果转化。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十三五规划查看更多>超低排放查看更多>开封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