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动态评论正文

揭秘|业内大佬为什么呼吁不建煤电?

2016-07-12 15:35来源:能源杂志作者:未然关键词:煤电项目煤电行业燃煤发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可以说,煤电的发展已经在中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国家能源局和发改委连续发布了一系列对于煤炭产能的规划建设要求。煤电行业未来的走势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前不久,能源基金会集合了各领域煤电专家,对中国煤电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专题讨论。可以说专家一致的认为中国未来可能不再需要发展煤电。这样明确的观点为何被提出?中国煤电的未来走势究竟如何?让我们看看各位专家是如何分析这些问题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

我的建议是,“十三五”期间不要再上新煤电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有一个基本的思路,首先,我们一定要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新增电力需求。第二句话,满足这样的需求就需要智慧、科学,不能蛮干,不能用一种低效率的方式。要满足合理的能源电力需求,必须要考虑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局地污染的需求。我们必须要考虑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就是碳的问题,还有局地污染的问题,这是一个约束条件。我们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下,在满足这个约束的前提下,去满足电力和能源增长的需求。这个要求我们创新,要有新的思路,要求发展路径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思维的创新,最后实现的是可持续的发展。

到“十三五”末,我不展开讲它的来源,如果不考虑新建煤电,仅仅完成在建和今年已经批准的项目,同时考虑每年淘汰落后产能大概是900万千瓦,2020年我们装机容量大约是在不到10亿千瓦的水平,而且这里面平均发电小时要达到4900小时,可以供电量大概在4.8万亿千瓦小时,这是我们基本的预估。如果2020年,“十三五”末年能源消费量分别为48、50和52亿吨标煤,这是不同的情景下,而且我们还要实现中国在哥本哈根、坎昆所做的承诺,我们非化石能源要达到15%,供电量大约是这三个数,非化石能源,2.2万亿、2.3万亿和2.4万亿。天然气的发电量到2020年如果要达到0.3万亿千瓦时的时候,结论是,可供电量有望分别达到7.3、7.4和7.5万千瓦时,和2020年的6.6、7.2、7.5万亿千瓦时的电力需求相比是完全可以满足的,这是前面预估的电力需求。我们又看到供给端,完全按照我们非化石能源的目标,从现在出发,不增加任何煤电投资,“十三五”期间新增的电力需求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2030年甚至更长远的,我们还考虑不新增煤电投资,能不能满足呢?结论是,也还是可以满足新增的电力需求,但是这个缺口是靠什么弥补的呢?是靠新增的非化石能源,也就是说核电、可再生能源,是靠它们来补充的。

原标题:为什么专家呼吁不建煤电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煤电项目查看更多>煤电行业查看更多>燃煤发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