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电动汽车市场正文

新能源车企拿“准生证”或成资本大战

2016-08-22 09:04来源:长江商报作者:黄聪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制造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力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工信部发文拟提高整车制造车企“准入门槛”,企业立足还需全面发展

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是“香饽饽”,稍有资质的公司都想从中分一杯羹,而资本雄厚的企业更是想以此为生存支柱。

8月18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珠海银隆100%股权,交易价格为130亿元。完成收购后,珠海银隆将成为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业内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拥有了珠海银隆的电池技术,格力就“扼住”新能源汽车制造要害。

然而,就在消息公布约一周前,8月12日,我国工信部发文拟提高新能源车企的准入门槛,并表示新建的新能源车企或将不超过10家。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新规的目的或是为我国新能源的生产降温,改变“一技傍身”就能投产的局面,意在盘活已有车企的存量。对大型企业而言,可以借助雄厚的资本和品牌,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成为新能源车整车制造车企。

格力130亿“豪赌”新能源车市场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格力电器8月18日晚间发布半年报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491.82亿元,同比下降1.8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02亿元,同比增长11.92%。

而格力电器2015年财报显示,营收977.45亿元,同比下滑29.04%;净利润为125.32亿元,同比下滑11.46%。实际上,格力电器2012年、2013年、2014年曾连续三年营业总收入增长200亿元,2015年的营业总收入在近年首次出现大幅下滑,同比下降近三成,从2014年的1400亿元回落至2015年的约1000亿元。从8月18日晚公布的半年报看,格力电器在2016年上半年延续了“增利不增收”的势头,不过营业收入同比下滑的速度已收窄至1.85%,而净利润的增幅达11.92%。

汽车观察员肖红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家电行业整体的低迷,也使得格力这样的巨头迫切玩“跨界”。从数据上看,格力收购珠海银隆正好要拿出一年的净利润。“豪赌”130亿元进军新能源车市场,这笔交易划算吗?肖红认为,“新能源车是时代的趋势,依靠格力自身品牌优势,如果发展得好,未来将不可估量。”

7月23日,在第二届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首次正式宣布格力进入多元化时代。“她或许是意识到了格力正遭遇‘瓶颈期’,才看中了新能源车市场这片蓝海。”肖红说。

原标题:新能源车企拿“准生证”或成资本大战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新能源汽车制造查看更多>新能源汽车市场查看更多>格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