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火电火电产业评论正文

2023年我国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原因分析

2024-06-21 10:18来源:中国电力作者:王向关键词:用电量全社会用电量火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一、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基本关系

从长时段看,全社会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密切相关,两者相对变化呈现阶段性特点,主要受工业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两者相对高低受工业发展阶段影响。其中,1978-1999年,我国经济轻工业产值比重上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全社会用电增速低于经济增速;2000-2009年,经济步入重化工快速发展阶段①,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2010-2019年,经济进入新常态,重化工业发展放缓,第三产业快速发展②,全社会用电增速略低于经济增速。

(来源:中国电力 作者:王向 国网能源院)

15.png

图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电量增速与GDP增速差距变化

从近几年看,2020年以来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主要是工业增长相对较快、新兴产业加快增长、夏季气温偏高。2020-2023年,全社会用电增速连续四年高于经济增速,用电年均增速(6.2%)高于经济年均增速(4.7%)1.5个百分点。主要原因:一是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出口替代效应等因素,工业生产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9%,略高于2019年增速0.1个百分点;二是新兴产业加快增长,新能源汽车、光伏组件产量年均分别增长66.7%、50.0%,较2020-2022年年均增速分别高32.8、30.3个百分点;三是夏季气温偏高,其中2021年较常年均值偏高0.8℃,2022年创历史同期最高记录。

分产业看,全社会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相对大小,根本上取决于用电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非对称影响。从第二、三产业比较来看,1978年以来,第二产业用电比重平均为74.5%,高于其增加值比重约40个百分点,其对全社会用电增速的影响明显大于对经济增速的影响;第三产用电比重平均为10.6%,低于其增加值比重约35个百分点,其对全社会用电增速的影响明显小于对经济增速的影响。此外,居民生活用电不直接影响经济增速,但影响全社会用电增速。

二、2023年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原因解析

2023年全社会用电增速(6.7%)较经济增速(5.2%)高1.5个百分点,主要由产业结构因素导致,而上年夏季高温等高基数因素则缩小了两者差距。具体分析如下:

产业结构因素拉动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贡献最大。2023年,三次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7.7%,高于经济增速2.5个百分点,导致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受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等影响,用电量同比11.5%,高于其增加值增速7.4个百分点,但因用电比重明显低于其增加值比重,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低于经济增速0.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受实体经济恢复带动,用电量同比增长6.5%,增速高于其增加值增速1.8个百分点,加上用电比重大幅高于其增加值比重,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受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换电等快速发展影响,用电量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其增加值增速6.4个百分点,但用电比重显著低于其增加值比重,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低于经济增速0.7个百分点③。

受基数影响,居民生活用电低增长,减小全社会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差距0.7个百分点。受2022年夏季气温偏高以及居家办公时间较长导致的高基数影响,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仅增长0.9%,增速低于2023年经济增速4.3个百分点,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低于经济增速0.7个百分点。

从行业比较看,高耗能行业对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的贡献最大;新能源、高技术产业的贡献正在突显。2023年,高耗能行业、装备制造业④、消费品制造业⑤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5%、11.3%、7.9%,分别与其增加值增速持平、高于5.2、8.6个百分点,分别导致全社会用电增速高于经济增速1.1、0.7、0.6个百分点,其中高耗能行业影响最大,主要是由于其用电比重大幅高于增加值比重约25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是受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快速增长影响。

16.png

图2 2023年分部门用电量、增加值增速(左图)及对差距的贡献(右图)

17.png

图3 2023年工业行业对用电量与经济增速差距的贡献

三、后续情况

我国全社会用电增速已连续四年高于经济增速,这一现象会否持续受到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影响,需要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2024年是“十五五”规划编制的启动之年。能源院正在开展分地区、重点行业、典型企业的深入调研,分析工业生产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对电量与产值的影响差异,考虑气候气象等因素变化,深化电力需求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高效支撑相关规划工作。

注:

①1978年我国轻工业产值比重为43.1%,1980、1990年代保持在48%上下,与重工业比重接近,个别年份超过重工业比重;2000年以后,轻工业产值比重逐步降至30%以下。

②2012年以后,工业统计不再划分轻重工业。从用电量看,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量年均增速从2000-2009年的13.8%降至2010-2019年的5.7%;2010-201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8.4%,高于第二产业0.9个百分点。

③测算逻辑:行业对用电与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体现在行业电量占比与其增加值占比的差距、电量增速与其增加值增速的差距上;居民生活用电量对用电与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体现在居民生活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差距、居民生活电量占比上。

④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⑤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及精制茶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服饰业等13个行业。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用电量查看更多>全社会用电量查看更多>火电查看更多>